湘贛鄂三省三個軍區—湘鄂贛省軍區舊址

首頁 > 資訊 > 國際 > 正文

湘贛鄂三省三個軍區—湘鄂贛省軍區舊址

湘贛鄂三省三個軍區—湘鄂贛省軍區舊址

2016年2月1日,中央軍委宣布將現有的撤銷,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戰區(東、西、南、北、中)。

自此,我國軍隊結束了延續80余年的大軍區時代,進入戰區時代,實現了從戰建一體到戰建相對分離的華麗轉身。

從1932年第一個軍區建立開始,我國軍區制度經過三次較大調整和一次小的調整。軍區在不同時期的設立和變革都是為了適應當時軍事斗爭和軍隊建設的需要,因此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特點。

在1955年,我國成立了12大軍區,這些軍區主要領導都有誰?哪個軍區的上將最多?讓我們一起從軍區最初設立開始說起。

軍區,也叫大軍區,是在領土內按戰略區域設立的軍隊一級組織。我國的大軍區是參照原蘇聯軍隊的體制實行的,它的設立在新中國建立以及后來維護國家政權、社會穩定和抵御外來侵略上,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國軍隊建立初期,即紅軍時期的軍區體制有著很明顯的地方武裝起義特點,即農民起義在哪里,哪里就建立革命根據地,之后的軍區也就設立在相應地區。

如1927年在江西舉行了南昌起義,之后在湘贛邊界的井岡山建立了革命根據地。1932年,革命軍事委員會就在江西建立了江西軍區總指揮部,由陳毅任總指揮兼政委,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第一個軍區。

之后紅軍陸續建立閩西、湘贛省、閩浙贛、粵贛、閩贛、川陜、贛南和湘鄂川黔邊省幾大軍區。

此時的軍區體制具有當時的特點,即,只領導地方部隊和群眾武裝力量,主要配合正規軍作戰,屬于補充兵員,而建國后的大軍區可以領到野戰部隊和地方部隊兩者。

到了紅軍長征后,原有的軍區基本上不存在。

為了更好地領導,按照游擊區又先后成立了閩浙贛軍區、閩浙軍區、湘贛省軍區、湘鄂贛省軍區、閩贛軍區、贛南軍區、江西軍區、福建軍區、贛粵軍區等。

當時的軍區機關因為受到當時條件影響,因此并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都是隨著游擊隊行動。

就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軍區組織領導了領導了南方的游擊戰爭,為后期北上抗日起到重大的作用。

1937的“七七盧溝橋事變”,標志著全面抗戰的開始,這一時期的軍區體制,又有其獨有特點:在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管轄范圍分別成立軍區。

其中,八路軍管轄區內設立了四大軍區:山東軍區、晉綏軍區、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察冀軍區。其中,晉察冀軍區八年抗戰殲敵33萬多人,面積達75萬平方公里是華北地區敵后最大的抗日根據地。

此時在南方的新四軍,則成立了(蘇中、蘇北、淮北、淮南、皖江、鄂豫皖、蘇浙),6共殲滅日偽軍四十七萬多人。

解放戰爭時期,以野戰軍為基礎的軍區體制

進入解放戰爭時期,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戰軍和華北野戰軍這五大主力部隊所在地區為基礎,建立了六大軍區,分別為:東北、華北、西北、中原、華東、中南。

雖然以野戰軍為基礎,但是軍區又相對獨立,在進行運動戰和大型戰役時,野戰軍獨立承擔指揮任務,不受軍區管轄,已經初具建國后的雛形。

這五大軍區分別為:由賀龍、彭德懷先后任司令員的西北軍區;由李先念任司令員的中原軍區(1948年重建,由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委);由陳毅任司令員,饒漱石任政委的華東軍區;以及聶榮臻、薄一波分別任司令和政委的華北軍區;林彪任司令員、彭真、羅榮恒先后任政委的東北軍區和后來合并出的中南軍區。

新中國成立后,基本行政區劃和地域都已確定,此時的軍區體制為大軍區 、省軍區、軍分區三級體制,并固定了其管轄范圍和辦公地點。

在1950年被撤銷番號的野戰軍和兵團,與所轄的大軍區、省軍區合并,劃歸為大軍區領導,根據地域在全國范圍劃分了六大軍區:華東、華北、東北和西北、西南、中南,共六大軍區。

按照中央分局的設置和國家的行政區劃,在大軍區與省軍區之間建立了18個二級軍區(1954年改為5個),并根據行政區劃在軍分區之下設立縣(市)武裝部。

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1954年第一批志愿軍凱旋回國。

在局勢相對安全穩定的狀況下,中央軍委將工作重心向內調整,開始縮減軍費開支,加強國民經濟建設。

當年2月11日,國務院正式發布了重新劃分軍區的決定。中央軍委決定將原來的6個大軍區,擴編為12大軍區。

除了內蒙古、西藏、新疆三個省份外,其他9個軍區均以其所在城市命名(包括沈陽、北京、濟南、南京、廣州、昆明、武漢、成都、蘭州)。

同時1955年也是解放軍歷史上第一次授銜,這是解放軍走向正規化的重要標志。

其中,參與授銜的除了中央各部的軍人,大多都是當時各大軍區的司令員,其中各大軍區領導大多數被授予了一定的軍銜。

1、沈陽軍區

原東北軍區擴編后改稱為沈陽軍區,管轄了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省(今分屬河北、遼寧和內蒙古)三個軍區以及區內相關部隊。

沈陽軍區總部主要領導中,共有2位開國上將,3位中將。司令員鄧華,早在井岡山起義前就加入我黨,于1955年被封為上將軍銜。

除了鄧華將軍外,擔任政治委員的周桓被授予上將軍銜;擔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的杜平被授予中將軍銜;

還有擔任副政治委員兼干部部部長的甘渭漢被授予中將軍銜;參謀長吳信泉,中將軍銜。

2、

由華北軍區改編而成,下轄京津衛戍區,河北、山西省軍區。

由楊成武任司令員,他在后來的授銜儀式中被授予上將軍銜;任政治委員的朱良才,同為上將軍銜;

被授予中將軍銜的有任副司令員的王近山、陳正湘、鄭維山,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的韓偉,和任政治部主任的袁升平,共計2位開國上將,5位開國中將。

3、

由原來的華東軍區一部改編而成,統一領導山東、河南兩省境內武裝力量。

司令是解放軍中赫赫有名的“三楊”之一楊得志,后來被授予上將軍銜。

另外,王新亭任代司令員兼第二政治委員,被授予上將軍銜;副政治委員彭嘉慶被授予中將軍銜;參謀長何以祥被授予少將軍銜;政治部主任李耀文,被授予少將軍銜。

共計2位開國上將,1位開國中將,2位開國少將。

4、南京軍區

南京軍區前身為華東軍區一部分,下轄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省內的武裝力量。

由于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由聲名顯赫的許世友任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在南京軍區一直任職到1973年。

除此之外,其領導中還有兩位上將和三位中將:上將軍銜的政治委員唐亮、副司令員葉飛、中將軍銜的副司令員郭化若、參謀長張才千,和政治部主任蕭望東。

5、廣州軍區

原中南軍區一部成為了后來的廣州軍區,管轄湖南、廣東省軍區,廣西軍區,海南的武裝力量。

廣州軍區成立后,黃永勝任司令員,上將軍銜;政治委員陶鑄無軍銜;

另外有5位中將,分別為任副司令員的文年生、梁興初、詹才芳,任副政治委員的劉興元、任政治部主任的陳仁麒;2位開國少將:李福澤、高體乾。

6、武漢軍區

武漢軍區總部主要領導為司令員陳再道,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少將軍銜有:副司令員李迎希,副政治委員張廣才、葉明任,和譚甫仁中將軍銜,共1位開國上將,1位開國中將,3位開國少將。

7、

由原西南軍區所轄四川軍區改編成,管轄今天的四川、西藏各軍分區和區內公安部隊等。

其司令員賀炳炎在戰斗中失去右臂,被稱為“獨臂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后來他于1960年因病去世,是第一位去世的開國上將。的政治委員為李井泉,無軍銜。

除此之外,還有一位上將和5位少將,分別是:上將軍銜的閻紅彥任第一副政治委員;少將軍銜的郭林祥任第二副政治委員,溫先星任副參謀長,余述生任政治部主任。

8、昆明軍區

原西南軍區所轄云南軍區改編為昆明軍區(兼云南省軍區),下轄貴州省軍區、云南省各軍分區。

其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為謝富治任同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秦基偉任副司令員,中將軍銜;

金如柏第二副政治委員,魯瑞林參謀長,胡榮貴政治部主任,都是少將軍銜。

9、

原西北軍區改稱(兼甘肅省軍區),下轄陜西、青海省軍區、甘肅省各軍分區。軍區主要領導之后無人被授予上將軍銜,只有三位中將:司令員張達志,任政治委員的冼恒漢,和第一副司令員韓練成;

除此之外,楊嘉瑞任第二副司令員,少將軍銜;徐國珍任第三副司令員,少將軍銜;李書茂任參謀長,少將軍銜;王慶生任政治部主任,少將軍銜,共4位開國少將。

10、新疆、西藏、內蒙古軍區

除了以上9個以城市名命名的,還有三個以省命名的:新疆、西藏、內蒙古軍區、原隸屬于西北軍區管轄南疆、伊犁區域內武裝力量。

由王恩茂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他后來被授予中將軍銜;副司令員陶峙岳為上將軍銜、賽福鼎、郭鵬任兩位副司令員為中將軍銜;

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張希欽為少將軍銜;曾滌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少將軍銜,共1位開國上將,3位開國中將;2位開國少將。內蒙古軍區原屬于華北軍區,下轄內蒙古區內武裝力量。

由烏蘭夫擔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后來被授予上將軍銜;另外還有4位開國少將,分別為:副司令員劉華香、劉彬任,參謀長孔飛,政治部主任廷懋任。

西藏軍區原隸屬于西南軍區,下轄昌都警備區內武裝力量。領導中并無上將軍銜,共4位中將、5位少將,分別是:張國華任司令員,中將軍銜;譚冠三任政治委員,中將軍銜;阿沛·、朵噶·彭措饒杰任副司令員,均為中將軍銜;陳明義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少將軍銜;李覺任副司令員兼后方勤務部部長,少將軍銜;范明任第一副政治委員,少將軍銜;王其梅任第二副政治委員,少將軍銜;劉振國任政治部主任,少將軍銜。

這十二大軍區的設立基本分三種情況:由原來的六大軍區直接改名;由原來軍區的一部改編以及由二級軍區升格而成,而其主要領導大部分都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新疆、西藏兩個軍區由于是由二級軍區升格的,因此其司令員相應被授予的都是中將軍銜。

另外兩個特例,是司令員張達志,和內蒙古軍區司令員烏蘭夫。

他們的授銜并沒有依照原軍區情況授銜,而是具體考察了司令員本身的資歷和威望。

張達志因資歷不夠被授予中將,而烏蘭夫因為其為內蒙古的安定和繁榮做出的巨大貢獻,被授予上將稱號。

他于1954年就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是最早擔任副國級職務的開國上將,他們的軍銜級別反映了我軍授銜是有著嚴格的標準和制度的。

1956年,中央軍委又增設了福州軍區,管轄福建、江西兩個省軍區,直屬國防部領導,其司令員為出生于菲律賓被授予上將軍銜的葉飛。

13大軍區是建國后,我軍大軍區最多的時期。之后軍區再次根據形勢要求進行變化:1967年內蒙古軍區劃歸,1969年西藏軍區劃歸,11大軍區一直存在到1985年。

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國內形勢進一步穩定、發展,國家建設重心更多向經濟建設調整。

1955年中央軍委在北京召開了為期兩周的擴大會議,會上鄧小平同志提出裁軍100萬,并于同年6月14日宣布合并整編,將11大軍區合并為7個,撤裁了武漢、昆明、烏魯木齊(原新疆)福州四大軍區。

制度延續到2016年,調整為五大戰區。相對軍區而言,由軍區變化為戰區表明了我國戰略方向的調整。

我國歷史上的軍區,基本上都是以地域作為劃設的重要依據。而設立戰區,主要是是按一個或兩個戰略方向作戰任務原則確定戰區的使命任務。

戰區的指揮功能更復雜,是聯合作戰指揮機構,而不是單一軍種指揮機構。

戰區作為區域內的唯一最高指揮,要求所管轄部隊堅決服從指揮,這樣才能使得聯合作戰指揮體系運轉得更高效、流程,這在爭分奪秒的現代戰爭中顯得尤為重要。

另外,戰區的設立將部隊的行政管理事物同作戰時候的指揮、備戰、打仗的主業相剝離,讓作戰指揮人員更專注、更高效地應對瞬息萬變的戰爭。

無論是軍區還是戰區,無論是6大軍區還是12軍區,都是我國部隊在當下為了更好應對當前形勢所做出的調整。

舊時保家衛國、新時威震海外,都是人民軍隊為國家、為人民服務的體現。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m.acmerblog.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不卡 | 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国产系列高清精品第一页|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 精品国产三级a乌鸦在线观看| 亚欧无码精品无码有性视频| 国产主播精品福利19禁vip|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 国产欧美精品123区发布|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99re国产精品|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99热在线精品国产观看| 91在线老王精品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2021国产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九九九久久九九|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日韩精品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乱码| 九九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久草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 好叼操这里只有精品|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午夜|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仑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老汉精品免费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