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20190226—焦點新聞播報
LPR改革猜想:國際不成功實驗與中國抉擇
2月1日媒體報道,央行相關人士表示:“將LPR與政策利率進一步緊密聯系起來,可以為市場提供更好的參考指標。”這或許意味著LPR改革將成為利率并軌的重要突破口。
目前我國LPR與貸款基準利率變動基本一致,但與市場利率之間存在較大分歧。因此,實現利率并軌需要改革LPR形成機制。國際上存在三種主要的LPR形成機制:成本加成法、與政策利率掛鉤和與市場利率掛鉤。其中成本加成的LPR面臨定價不透明、利率傳導效率低的問題;與政策利率掛鉤的LPR能夠有效傳導貨幣政策,但在政策利率和市場利率分歧較大的情況下,可能引發商業銀行資產負債基準錯配、息差過度波動,危及商業銀行穩健經營。
實際上,LPR在國際上并非主流的定價基準。由于LPR變動相對遲緩,不能有效滿足在直接融資渠道有優勢的大企業的需求,LPR在個人和小企業貸款上的應用更為廣泛。
(作者:郭于瑋、魯政委)
貿易因素短線利多出盡—人民幣匯率策略半月談(2019年第四期)
如我們提示,在經歷盤整行情后,貿易磋商利好消息短線推升人民幣。境內外掉期點差進一步收斂,但收斂速度明顯放緩。
美聯儲公布1月議息會議紀要和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1)年內可能結束縮表;(2)加息路徑存在不確定性;(3)未來可能引入新的通脹目標和貨幣政策工具,如收益率曲線控制。
美股存在一定超買,貿易磋商利好靴子落地后,需要警惕市場注意力重回經濟下行風險或美聯儲潛在的加息可能。若美股走勢反轉,此輪Riskon結束可能帶動人民幣行情反轉。
年初以來中資外幣債市場顯著反彈,其結匯需求釋放亦有助于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成為外資流入之外的另一股支撐力量。
貿易因素短線利多出盡,美元兌人民幣將盡快探明新的底部。接下來市場焦點將重回中美經濟基本面超預期因素以及外資流入節奏變化。年內來看,隨著國內信用環境轉暖,人民幣已進入寬幅震蕩行情,未來仍有升值空間。境內外掉期的短期和長期點差均已向左偏離長期統計中樞,等待令點差走闊的驅動因素出現。
完整版內容僅限VIP客戶查閱,如需獲取相應權限,請聯系文末銷售人員。
(作者:郭嘉沂、張峻滔、張夢)
銀行服務民企的硬杠杠—銀加強服務民營企業通知簡評
2月25日,銀在官網發表文章《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以下簡稱《文章》);同日,銀還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有關工作的通知》(銀保監發﹝2019﹞8號,以下簡稱《通知》)。
《文章》總結了前期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階段性工作成果,下一步注重在穩增長的基礎上和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防風險、對高風險機構依法處置和退出、加大服務民企、小微和“三農”的供給、要求地方性金融機構回歸本源。
《通知》對商業銀行服務民營企業提出了二十三條細化措施,提出民營企業貸款將按季度考核,將同時關注貸款戶數、貸款金額、新增占比和融資成本,不得對民企設置歧視性要求;要求銀行在內部績效考核機制中提高民營企業融資業務權重,并且明確盡職免責認定標準和免責條件,并將“貸款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是否有效建立”作為2019年督查重點。
(作者:何帆、魯政委)
興業研究FICC日報20190226
美國當地時間2月24日下午,第七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結束。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磋商取得實質性進展,美國將延后原定于3月1日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的措施。
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抓緊建立“敢貸、愿貸、能貸”的長效機制;商業銀行要于每年年初制定民營企業服務年度目標,在內部績效考核機制中提高民營企業融資業務權重,加大正向激勵力度;商業銀行要盡快建立健全民營企業貸款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
養老金目前入市規模僅15%。人社部基金監督局局長唐霽松表示,這一占比過小,應當推動養老基金投資運營規模不斷擴大,逐步擴大養老基金投資范圍。
(作者:李苗獻、梁世超、邵翔)
如需查閱研報完整版內容,
請下載興業研究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