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行業代碼-數字經濟行業龍頭
數字經濟主要產業可分為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刻畫數字經濟產業鏈的景氣度,一般用TMT板塊(計算機、電子、通信、傳媒)的業績表現來跟蹤數字產業化,用工控自動化(表征制造業數字化)與商貿零售(互聯網電商,表征服務業數字化)的業績表現來跟蹤產業數字化。
自年初以來,數字經濟指數經歷了三波走勢階段:1)年初-4月上漲,主要原因是國內政策支持力度相對較大、數字經濟產業景氣改善趨勢、機構持倉情況和市場較好;2)4月初以來調整,主要原因是短期內上漲過多導致的震蕩修整;3)6月以來AI板塊整體回調,主要原因是產業層面AI應用缺乏爆款、情緒層面多家公司發布減持或擬減持公告、業績層面Q2業績缺乏亮點。
圖:數字經濟指數年初以來走勢
數據來源:Wind,華安基金
展望后期,中長期海內外持續加碼布局AI趨勢明顯,半導體下行周期或將觸底,建議關注政策密集落地、產業趨勢加快的數據要素板塊和國產替代下的半導體設備板塊等。對于看好整體TMT板塊、想分散化投資的投資者而言,華安中證數字經濟主題ETF(代碼:159658)是便利的投資工具。
當前,上市公司半年報、公募基金半年報均已全部披露完畢。那么數字經濟產業的飛速發展是否已經體現在了相關領域上市公司的財報中,還是隱藏在財報背后有待未來厚積薄發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在成長風格整體業績承壓的情況下,數字經濟指數的盈利表現相對同風格的主流指數CS電子和CS計算機指數明顯占優。
分別拉取數字經濟(931582.CSI)、CS電子(930652.CSI)、CS計算機(930651.CSI)、科創50(000688.SH)、創業板指(399006.SZ)、中證500(000905.SH)、滬深300(000300.SH)指數成分股2021、2022、2023H1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的中位數,可見2021至2022年數字經濟指數成分股的盈利表現在同類指數中處于領先,2023年H1歸母凈利潤仍保持正增長,業績表現相對較為抗壓。
數字經濟指數除了電子、計算機、通信外,還包含非銀金融、機械設備、汽車等其他行業,在經濟弱復蘇階段分散了行業風險。
圖:指數成分股歸母凈利潤增速中位數
數據來源:Wind
年初以來,從盈利增速看,受益于游戲版號重新發放以及電影市場充分恢復,傳媒板塊業績落地較快,盈利增速上行;半導體周期或將筑底,電子板塊在二季度有所回暖。總體而言,2023年上半年業績表現較好的是通信,而計算機與電子行業業績壓力仍然較大。
圖:TMT行業營收與歸母凈利潤累計同比增速
從盈利能力看,TMT板塊傳媒和通信ROE改善。2023年二季度末,通信行業ROE(TTM)為8.67%、電子行業為4.94%、計算機行業為3.54%、傳媒行業為2.78%,僅電子行業較2023Q1末下降,其余行業的ROE(TTM)均較2023Q1末上升。
圖:2023年以來TMT行業凈資產收益率(TTM)
總體來看,數字經濟指數整體業績跟隨人工智能AI浪潮發展,同時受到傳媒行業利好等因素催化。近期數字經濟輪動強度已到拐點,開始逐步回落,指向TMT板塊波動調整最劇烈的時候或在過去,有望在輪動中蓄力并孕育新的方向。
計算機、電子和通信是數字產業化的核心行業。將行業拆分至申萬二級,可見電子主要受半導體和光學光電拖累,盈利同比下滑;計算機受軟件開發和IT服務拖累,二季度業績增速環比一季度放緩。通信行業景氣度向上,市場認可度持續提升。
(1)增長能力:整體成長性承壓,業績環比下降
以中信一級計算機行業分類為基準,經過調整選取322只個股進行中報業績統計。結果顯示,營收方面,23H1計算機板塊總收入5194.42億元,整體法同比下降1.02%,增速與23Q1持平,中位數增速5.83%,較23Q1有所放緩;利潤方面,23H1計算機板塊歸母凈利潤201.90億元,整體法同比增長13.66%,中位數同比增長3.65%,增速較23Q1放緩。上半年計算機板塊整體成長性承壓,呈現弱復蘇局面,主要是受到外部環境的擾動影響所致。(數據來源:安信證券)
二級細分行業分化較大。其中,軟件開發營收增速較高,但歸母凈利潤仍然負增長;IT服務Ⅱ與計算機設備雖然營收累計同比增速持續為負,但歸母凈利潤累計同比增速均連續兩個季度為正,2023H1歸母凈利潤累計同比增速較高,主要受去年低基數效應影響。長期來看,AI、信創、數據要素等概念發展仍在途中,有望為計算機帶來新的增長動能。
(2)盈利能力:凈利率小幅提升,行業控費初見成效
2023年上半年計算機板塊毛利率(整體法)為26.57%,同比提升1.21pct。上半年計算機板塊實現凈利率(整體法)3.89%,同比提升0.50pct。從盈利能力來看,計算機板塊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強,主要系公司行業控費取得初步成效。行業整體從2022年開始人員增長逐步放緩,有助于利潤端的釋放。(數據來源:銀河證券)
電子行業上半年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均累計同比下降,自2022年以來營收增速、歸母凈利潤增速均持續為負,但2023H1降幅較2023Q1有所收窄。其中,消費電子業績降幅相對較小,光學光電子、半導體、元件、電子化學品Ⅱ等行業降幅較大。光學光電子在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的背景下,今年業績持續下降。
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數據,6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為415.1億美元,同比下降17.3%,降幅連續兩個月收窄;6月中國半導體銷售額為122.8億美元,同比下降24.4%,降幅連續三個月收窄。展望后期,科技創新疊加國產替代周期仍處于開端,當前半導體行業周期左側觸底是共識,只是弱需求影響未來預期。隨著AI浪潮推進以及國內技術突破,整體終端有望增長,有望帶動半導體板塊盈利逐步改善。
圖:全球與中國半導體銷售額當月同比
資料來源:Wind,HTI,海通國際證券
2023 年以來通信行業(申萬)上漲 了 32.14%,在所有一級行業中排序第一,在數字經濟、AI 算力等核心主題驅 動下,通信板塊從近三年的低迷行情中走出,步入高景氣的新階段。
2023 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下滑影響,通信行業整體收入增速相對放緩,但業績整體符合預期,盈利能力保持穩中向好。2023 年上半年通信行業同比增長 8.09%,增長平穩但增速連續兩個半年度下滑;環比增長 50.04%,較 2022 年下半年環比增速由負轉正,出現明顯修復。同時,在今年數字經濟疊加 AI 浪潮推動下,部分細分板塊有望核心受益,具備較大投資機遇。
公募基金2023年中期報告目前也已披露完畢。Wind根據國際最新的市值、價值-成長投資理念,并結合中國資本市場特殊情況,編制了股票以及基金的風格分類規則,將已有的基金風格分類進行歸檔,市值維度分成大盤、小盤、中盤,價值-成長維度分成價值型、平衡型和成長型。
從持倉風格來看,主動權益基金持倉風格仍以大盤成長為主,但大盤成長風格基金的數量占比有所減少。截至2023年6月末,按照晨星風格箱方法,3814只主動權益基金中,大盤成長風格基金數量2149只,占比達到56.35%,較2022年末減少4.4%;大盤價值風格基金數量249只,較2022年末增加1.6%;大盤平衡風格基金數量374只,較2022年末增加1.2%。
圖:主動權益基金風格持倉占比
在持倉風格邊際上向大盤價值/大盤平衡遷移、基金經理持倉風格趨于保守化的前提下,主動權益基金2023上半年仍重點增持了TMT板塊,電子由第四重倉行業提升至第三重倉行業,計算機維持第五重倉行業但持倉占比大幅提升,可以看出機構投資者對當前電子、計算機板塊處于左側布局區間的共識。
圖:主動權益基金行業持倉占比
展望后期,TMT板塊方面,我們認為中長期海內外持續加碼布局AI趨勢明顯,半導體下行周期或將觸底,建議關注政策密集落地、產業趨勢加快的數據要素板塊和國產替代下的半導體設備板塊等。對于看好整體TMT板塊、想分散化投資的投資者而言,數字經濟ETF(代碼:159658)是便利的投資工具。
風險提示:本基金屬于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資于標的指數成份股及備選成份股,其聯接基金主要通過投資目標ETF緊密跟蹤標的指數的表現。本基金預期收益與風險高于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型基金與混合型基金,具有與標的指數相似的風險收益特征。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產品收益存在波動風險,投資需謹慎,詳情請認真閱讀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