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運營商與三大運營商區別_虛擬運營商屬于三網嗎
虛擬運營商的誕生本來被社會各方面寄予厚望,甚至一度也讓基礎運營商們心驚膽顫,可在實際運營了一年多以后,多數虛擬運營商的表現已經讓社會各界倍感失望,甚至對虛擬運營都失去了信心。在三大運營商面前,虛擬運營商在99.9%的情況下都會被顧客忽視。
虛擬運營商因為不需要建設通信網絡及承擔各種昂貴的硬件、軟件運維,所以邊際成本是遠低于傳統通信運營商的。虛擬運營商靠賺差價來盈利,只需通過對通信資源租賃、批發買入再零售轉賣,其實經營成本很低,只需零售轉賣就能輕松獲取差價利潤。而零售轉賣是發展的用戶規模越大,經營成本還會進一步降低。
為了盡可能地獲取用戶規模,經營成本很低的虛擬運營商在營銷推廣上整出了很多三大運營商們不敢玩的活。0元套餐、9元保打、流量不清零等等優惠的資費也吸引了不少用戶。
虛擬運營商們除了在資費方面有吸引力之外,其他方面則問題多多
服務不成熟
服務是運營商職業最重要的基本要素。在經歷、系統、人員方面都缺乏的虛擬運營商來說,服務得不行,成為了讓許多用戶望而生畏的原因。
不少用戶在使用了虛擬運營商們的通信服務后卻感到后悔。而工信部每次關于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中,虛擬運營商企業的投訴率往往是最高的。信號不穩定、號碼無法正常使用、投訴渠道不暢、服務不及時、用戶停機爭議等等都是投訴虛擬運營商的常見問題。
價格優勢慢慢被榨干
隨意到一個虛擬運營商的網上營業廳主頁,乍一看資費都很廉價。可是近兩年三大運營商繼續的降價和越來越廉價的流量讓虛擬運營商的價格優勢被榨干。再加上網絡公司與傳統運營商協作帶來了各種流量卡,虛擬運營商的生存空間愈加狹小。
騷擾電話眾多
虛擬運營商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卻顯得“不擇手段”。所以,一些虛擬運營商幾乎變成了騷擾電話、垃圾短信、電信詐騙以及刷粉、等互聯網黑產的幫兇。以至于不少手機App均將170/171等虛擬運營商號段列入到黑名單,并且拒絕虛擬手機號碼注冊。
而在接到170/171等虛擬運營商號段后,對于了解虛擬運營商號段和騷擾電話眾多情況的人來說,遇到這種號碼會直接掛斷。再加上手機自動識別騷擾電話的機制,這對正常的虛擬運營商使用者產生了影響。
虛擬運營商變得讓大多數用戶們“嫌棄”。而一旦用戶都“嫌棄”了,虛擬運營商的日子也就不好過了。現在多個虛擬運營商似乎已疑似“停擺”的狀態。
未來,虛擬運營仍有前途,在提供個性化、差異化服務上加大力度,清晰自己的用戶群體,做出定制化套餐。而且手機游戲、智能家庭、企業信息化集成以及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領域都可以成為虛擬運營商未來的重要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