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運營商最新政策—虛擬運營商正規嗎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2022年對于移動轉售產業而言是“蓄勢待發”“厲兵秣馬”的一年。經過9多年的摸爬滾打,移動轉售產業各方正在逐步走向科學、健康、良性、可持續的發展軌道,《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出臺恰逢其時,移動轉售行業價值由原來的“量變”正在逐漸向著“質變”高質量發展演進,云通信業務開始嶄露頭角并發展迅猛,5G與物聯網業務的有益創新與探索為社會各行業數字化轉型注入了新的“轉售活力”。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正式出臺 反詐工作有法可依
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以下稱:《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正式實施。《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出臺對于移動轉售產業而言意義重大,是專門為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制定的一部專門領域的法律,能為打擊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有力有效的法治保障。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出臺后,中國通信企業協會虛擬運營分會、20余家移動轉售企業以及各方電信行業專家學者均第一時間表示祝賀并發“反詐之聲”。該法律通過全面加大違法犯罪人員的懲處力度,法律的威懾力和教育效果得到進一步的彰顯,有利于全社會形成更為濃厚的反詐意識和氛圍,在保障財產安全的基礎上,強化了人民群眾的個人信息保護。
事實上,這些年多數移動轉售企業一直積極配合主管部門實施“斷卡行動”、優化升級系統程序、提高實名登記準確率、全面加強存量用戶登記信息真實性核查、快速處置公安通報和用戶舉報涉案號碼、加強高風險號卡的監測與處置,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效。
當然,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仍有極少數心懷僥幸的產業鏈企業依舊選擇鋌而走險,追金逐利,其不僅嚴重破壞了整個移動轉售行業的總體信譽與聲望,還嚴重損害了廣大人民群眾財產安全。不過,法網恢恢,疏而不失。《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將極大威懾不法分子的“助攻”動機,還移動轉售產業一個風清氣正的營商環境。
云通信業務嶄露頭角 眾多企業選擇“跟進”
如果說近十年最成功的移動轉售第二“戰線”,工聯網記者愿意投給“云通信業務”一票。當前全球通信云服務已經步入2.0 時代,與上一階段相比最大的特點在于通信形式的變革。隨著華為云、阿里云、 騰訊云等頭部公司相繼進入公有云 IaaS 市場,云服務認知度和滲透率不斷提高,在通信垂直領域中涌現新興云服務創業公司。
根據成熟市場的云通信經驗,在成熟IaaS基礎上,布局PaaS及SaaS多元化業務,為大、中、小型客戶提供完善的云通信解決方案已成為云通信龍頭企業的主要發展路徑。從客戶類型來看,移動互聯網時代,多樣化的應用場景催生了更多來自中小企業客戶的云通信需求。云通信廠商的服務邊界拓展至大中小微在內的全類型企業。由于云通信顯著的減費增效的能力,企業級,特別是在中小企業中,云通信對傳統通信服務的替代作用日益明顯。
2022年,以華翔聯信為核心代表的轉售企業選擇“重倉”云通信市場,長城移動、藍貓移動、中郵世紀、華云互聯等眾多轉售企業或早或晚選擇逐步“跟進”。并且在“移動轉售+云通信”雙重光環的加持下,華翔聯信公司股票已獲得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許可,近期將正式發行。
從應用場景來看,云通信業務對于面向B端的企業級應用市場,主要適用于云呼叫、在線辦公、視頻會議、在線醫療等場景。而隨著電商、O2O等應用的社交屬性增強,云通信也逐步滲透到此類應用。并且,憑借云通信的可實時監控和安全性特點,云通信未來前景一片光明,值得期待。
物聯網轉售“一觸即發” 何方力量能執牛耳
備受矚目的物聯網轉售業務因為監管部門的謹慎態度至今未正式開展,這也為移動轉售行業開展物聯網業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掣肘。近年來隨著5G、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底層信息技術發展,物聯網應用滲透率不斷提高,設備的感知、控制和決策能力不斷增強,諸多場景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迭代,市場規模呈現快速增長趨勢。過去5年時間,物聯網行業年化復合增長率超過25%。
可以說,發展物聯網業務已經成為整個電信市場從業人員的共識。由于物聯網業務高度結合了“人-機-物”實現三方互聯,所以其面向的將是各個垂直行業乃至人類能想到的萬事萬物。工信部數據顯示,2022年1-8月,三家基礎運營商物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4.5%,物聯網終端用戶16.98億戶,較上年末凈增3億戶,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數,首次超過移動電話用戶數,我國正式進入“物超人”時代。
對于移動轉售產業而言,物聯網轉售無疑將是深度綁定物聯網業務的“天賜”機遇。從物聯網轉售價值來看,已經分配的10641物聯網轉售專用號段并不能得到有力體現。而提供物聯網連接解決方案,提供端到端的打包產品,將一張張物聯網SIM卡服務于其中,在不同垂直行業中打造一站式解決方案,挖掘行業級物聯網應用,告別轉售時代碼號價格戰,培育新發展動能,助力轉售業務持續升級,才是物聯網轉售真正的核心價值。
縱觀2022年,符合條件的轉售企業積極向監管部門提出物聯網轉售資質運營申請,據可靠消息,首家獲批物聯網轉售資質的轉售企業即將出現。屆時,轉售企業將從連接型企業發展為平臺、生態、解決方案的綜合提供商,真正實現“移動轉售+物聯網轉售”雙輪驅動,進一步賦能我國實體經濟發展。
轉售行業生態共融進一步加強 差異化運營顯著提升
從當前移動轉售行業發展格局來看,雖然小米移動以巨大優勢領先“群雄”笑傲榜首,但這絲毫未影響移動轉售產業的整體繁榮。2022年,移動轉售產業整體收入規模繼續保持雙位數高效增長,盈利水平持續穩中向好,出賬/活躍用戶規模企穩回升,生態共融進一步顯現,差異化運營明顯提升。
2022年,三大基礎電信企業的移動轉售在網用戶份額與去年基本一致。中國聯通繼續保持領先,合作的轉售企業用戶占比超過50%。從結算收入規模來看,中國聯通的領先優勢更為突出。2022年,其合作企業帶來的移動轉售結算收入占比超三分之二。綜合在網用戶規模與結算收入規模來看,中國聯通的行業領先優勢得益于向移動轉售合作企業提供了較低的結算價格、豐富的增值業務、開放的5G網絡支撐等資源,其合作企業用戶價值普遍較高。
聚焦中國聯通最新結算排名來看,小米、遠特、蝸牛、話機、分享等傳統“豪強”繼續穩居第一陣營。值得特別關注的是,華云互聯與263通信已經進入聯通結算前十行列,靚麗成績背后離不開上述兩家企業的差異化運營。以263為例,其在2022年不斷加強移動轉售業務模式創新運營,期間組織“移動轉售產業走進263”交流活動,與信通傳媒、虛擬運營分會、騰訊云、用友通信等產業各方積極戰略簽約,走出了一條光明發展之路。
當然,263只是整個行業和合共生的縮影。我國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開放迄今已近10年,基本實現了國家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電信行業的初衷,在滿足國內移動通信用戶個性化和差異化需求、探索國有電信企業與民資轉售企業之間的合作競爭模式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雖然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瑕不掩瑜。可以說,2022年是移動轉售產業鳳鳴朝陽的一年,未來的陽關大道已然鋪好,轉售企業也當繼續銳意進取,走出舒適圈,向著更高更大更遠目標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