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下答案
文 / 華彩咨詢 白萬綱
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開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多維度促進政策優化與措施出臺,大力促進經濟社會建設部署。城市化領域尤其被高度關注。
近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2.0版本《國有企業深化改革2023~2025》在焦急的期盼中到來,加之“民企三十一條“的出臺,加之各地已經啟動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優化建設統一大市場,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掛牌,私募股權投資促進,創業投資促進等舉措,高層力推的拼經濟、促社會大格局撲面而來。
此次會議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尖峰時刻以及中華民族復興大局的關鍵時刻的又一次重要微調定調和宏觀政策迭代,華彩咨詢認為有以下要點值得高度關注。
一、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總體判斷——直面困難:
1、國內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外部環境復雜嚴峻;
2、因此構建全社會信心就更顯得重要;
3、構建重點領域風險防范機制尤為迫切;
4、健康促進內需對社會發展的推動;
5、重點推動多個重點區域及一批產業,一批企業的發展;
6、針對性政策供給和要素供給尤為關鍵。
二、對未來的展望重視揭示規律和特質——重在呼喚各界全面、客觀、發展的看待和應對:
1、未來中國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
2、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3、要引領全社會去認識這個整體態勢,圍繞這個態勢來展開各項工作。
三、下半年經濟工作總體方針——堅持發展,改革與開放構成的新三駕馬車:
1、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2、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
3、出臺一批重大措施;
4、構建一批新動能。
四、給社會動力和兜底——構建信心:
1、總體方針是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范風險;
2、奮斗方向是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
3、構建保障體系——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兜牢兜實基層“三?!钡拙€,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4、構建兜底體系——要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5、構建風險護欄——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要加強金融監管,穩步推動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要堅決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保障迎峰度夏能源電力供應。
五、新一屆政府要成為高統籌力及高執行力政府——綱舉目張:
1、要精準有力實施宏觀調控,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
2、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發揮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
3、完善并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
六、挖掘和建設社會動能來源——厚積薄發:
1、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
2、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3、促進盤活存量資產和有效投資;
4、促進外貿和穩住匯率;
5、促進普惠金融和直接融資。
七、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金融為實體服務:
1、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2、構建支撐產業突破,去除卡脖子,支撐與美西方博弈過程中中企發展的能動性資本市場。
華彩咨詢認為,金融監管管理局的成立,愛寫草書的前金融高管出事等一系列事件背后不僅是金融整肅和反腐,更是構建多層次金融市場,讓人民群眾獲得資產性收益,讓人民群眾通過資本市場獲得改革紅利,通過資本市場促進財富二次分配等核心追求成為攻堅克難與理順諸多發展悖論的關鍵抓手。
八、內需為王:
1、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2、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
3、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
4、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5、構建內需,挖掘及促進內需,健康引導內需;
6、把內需與中國式現代化結合起來;
7、千方百計促進好服務好內需,把中國發展,中國富裕轉化為中國魅力;
8、提振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
9、推動體育休閑、文化旅游等服務消費。
九、給地方政府發展找課題,找項目,找空間:
1、要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
2、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今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起量了,但二季度發行放緩,預計三四季度發行將是年內高峰,各地政府宜做好前瞻安排,打贏區域之間先手戰);
3、切實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
4、要支持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改革開放先行先試。
其中,未來一段時間國有企業改革最大的支撐就是《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3~2025)》,華彩咨詢認為,其核心可以提煉為四個兩手抓:
(1) 打造兩個企業——創新型企業和世界一流企業;
(2) 探索兩個核心——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功能;
(3) 兩個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4) 探索兩個創新——科技創新和公司制度創新。
十、給社會資本托信心,給動力:
1、要制定出臺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
2、切實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
3、要堅決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
4、解決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問題;
5、要建立健全與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
6、鼓勵企業敢闖、敢投、敢擔風險,積極創造市場;
7、要推動平臺企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8、要多措并舉,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十一、各省需積極構建自己的新萬億產業支柱,由此來替換和融合舊產業支柱:
1、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2、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
3、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4、促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
十二、房地產業的五大靶向政策:
1、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2、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
3、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
4、構建“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5、盤活改造各類閑置房產。
特別要注意,7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其中,二十一個超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將成為重大突破性局面。
此次會議明確,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實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擴大內需、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要堅持穩中求進、積極穩妥,優先對群眾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會治理隱患多的城中村進行改造,成熟一個推進一個,實施一項做成一項,真正把事辦好、實事辦實。
會議指出,要堅持城市人民政府負主體責任,加強組織實施,科學編制改造規劃計劃,多渠道籌措改造資金,高效綜合利用土地資源,統籌處理各方面利益訴求,并把城中村改造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結合好。
按照《2020中國人口普查分縣資料》,共有8個超大城市、13個特大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成都、天津、武漢、杭州、東莞、西安、鄭州、南京、濟南、合肥、沈陽、青島、長沙、哈爾濱、昆明、大連。
華彩咨詢認為,對二十一個超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可能會從以下六個模式形成突破:
1、以深圳為代表的政府把多個城中村,小產權房整合改造后再系統向社會推出,以類似大規模廉租房集團為主要特征的整租平臺模式將成為重大趨勢;
2、由政府大規模推進城中村住戶獲得房票或直接以城市存量房產進行置換模式,政府將取得的城中村進行大面積系統化建設;
3、大規模改造城中村,將之改造為宜居新社區;
4、城中村政府作為出地方,與地方國企,社會資本共同合作推動城中村改造;
5、將城中村改造為TOD、XOD、復合功能區等形態;
6、將城中村進行再規劃,成為夾在建成區之間的特殊功能區。
為此,華彩咨詢將在7月28日開展主題《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解讀及落實建議》線上答疑課,為您系統地講授該文件要點,提供來自國改一線的資訊與建議!
(圖源:V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