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間海南有臺風嗎、海南臺風停航通知最新
來源:南國都市報
7月15日下午,記者從海南2023年防汛防風抗旱形勢和減災救災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預計2023年下半年,影響海南省的熱帶氣旋為 6~8個,其中影響海南島的為3~4個,登陸海南島的為1~2個,影響和登陸熱帶氣旋的總體強度接近常年,但期間可能會出現個別較強臺風影響。
海南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蔡親波介紹,今年第4號臺風“泰利”已于今日8時生成,14時位于我國東沙島南偏東方向約320公里的南海東部海面上。預計,其將以每小時1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并于17日傍晚到18日早晨在海南島東部到廣東西部一帶沿海登陸,登陸時強度可達臺風級或強臺風級。
受熱帶氣旋和季風云團影響,16日夜間~18日,我省將有一次強風雨天氣過程,瓊州海峽、本島東部海面風力將增大到9~11級、陣風12~13級,其中熱帶氣旋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旋轉風13~14級;海南島有暴雨到大暴雨,北部、西部和南部的局部地區有特大暴雨,其中,海口、文昌、澄邁、臨高、儋州、白沙和昌江等市縣過程累積雨量可達 300~450毫米,定安、屯昌、瓊海、瓊中、東方、樂東、五指山和三亞等市縣200~300毫米,萬寧、陵水和保亭等市縣120~200毫米。此外,本島北半部沿海陸地伴有10~11級、陣風12~13級大風,南半部沿海陸地伴有7~8級、陣風9~10級大風。
當下海南進入主汛期,雨季預計在10月下旬結束,各地降雨量較常年偏少5%~15%,暴雨日數少于常年,但期間可能會出現階段性嚴重暴雨洪澇過程;各地平均氣溫偏高,高溫日數較常年偏多,西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熱浪。
根據近期監測表明,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厄爾尼諾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大范圍持續異常偏暖的現象,是氣候系統年際氣候變化的最強信號,不僅會直接造成熱帶太平洋及其附近地區高溫、干旱、暴雨等災害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還會間接影響全球其他地區天氣氣候并引發氣象災害,可導致極端氣候事件強度更強、時間更長、影響更大。厄爾尼諾現象對海南下半年氣候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熱帶氣旋影響個數偏少但影響極端強度偏強,降雨偏少、高溫日數偏多,旱澇并存,將給農業生產、電力保障、海上作業以及人民生活帶來多方面的影響。
海南進入主汛期
全力以赴筑牢“三防”安全防線
7月15日下午,記者從海南2023年防汛防風抗旱形勢和減災救災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7月15日起海南進入主汛期,海南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動早部署,分析研判海南防汛形勢,研究部署今年“三防”工作,推動全省防汛備汛工作落細落實。
據介紹,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海南氣候狀況差于去年和前年,暴雨洪澇災害總體上略重于常年,熱帶氣旋災害總體接近常年但極端強度偏強,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導致我省發生高溫、干旱、暴雨等災害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省三防辦常務副主任,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副廳長陳武介紹,今年以來海南及時調整省防總組成人員,聯合省安委會組織實施2022年度應急管理工作考核,強化責任落實。推動建立全省“市縣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村干部包戶”包保責任,落實包保責任人5200名。
省三防辦結合去年工作實際,對省三防應急預案進行修訂,新增了“極端情況響應措施”模塊,優化了“行動信息”“響應行動”等5個方面的內容,提升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汛前,全省組織開展低洼易澇點、地質災害隱患、漫水橋(路)等15類“三防”領域風險隱患的排查整改工作,強化隱患排查促整改。
14日下午,海南召開防汛防風專題會議,要求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第4號臺風“泰利”的防范應對,強化預報的精準性和科學性,重點關注并落實好漁船漁民回港避風、各類船舶防風、瓊州海峽通行安全、強降雨、隱患清零、防旱準備、救援隊伍和物資準備、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等重點工作。
下一步,省防總將立足于“防強臺、抗大汛、搶大險、救大災”,有效防控重大洪澇、臺風、干旱災害風險,全力實現“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的工作目標。
來源: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記者: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