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深圳經濟運行情況(2020年深圳市經濟運行簡況)
機器人新媒—城市看板我們來到“工業第一大市”深圳。毗鄰香港,是中國經濟特區,這里代表著包容、開放、創新。
43年,時光飛逝,深圳故事越講越生動,始終不變的,是改革開放的鏗鏘足音。一系列“敢為天下先”的經濟探索與制度革新層層鋪開,創造了1000多項“全國第一”。
深圳各區重點產業分布地圖
深圳各區重點產業分布地圖
據悉,深圳統計局公布了深圳上半年經濟數據:地區生產總值為16297.60億元,占廣東省2023年上半年GDP總量的25.9%(廣東2023年上半年GDP達62909.80億元);同比增長6.3%,比全省增速高出1.3個百分點。
2023年,深圳計劃安排的重大項目中,現代產業類項目達247個,年度計劃投資898.9億元,將主要聚焦“20+8”產業集群,發揮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牽引帶動作用,其中包含智能傳感器、智能終端和智能機器人等。
機器人行業領頭羊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2022年全球工業機器人新增裝機量為53.1萬臺,我國裝機量超過全球總量的50%,連續第9年居世界首位。
機器人作為前沿產業,實現了先進裝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據《2022年深圳機器人白皮書》數據顯示,2022年深圳市機器人產業鏈總產值為1644億元,相比2021年機器人總產值增長3.9%,增速略高于深圳市高技術制造業增加速度。2022年,全深圳的機器人產業企業數量達到1018家,較2021年增長7.68%。
近年來,國內自主研發的機器人逐漸展現出強大潛力和競爭力。
據機器人新媒不完全統計,2023上半年,深圳機器人行業產生融資事件共計29起,細分領域設計服務機器人、移動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和核心零部件等。
機器人產業加速集聚發展
產業發展離不開利好政策支持。
今年5月,深圳市委辦公廳、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聚焦通用大模型、智能算力芯片、智能傳感器、智能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開展通用型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實施核心技術攻關載體扶持計劃,支持科研機構與企業共建5家以上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加快組建廣東省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
《行動方案》無疑是深圳推動智能機器人加速發展的又一重要舉措,在去年6月,深圳就發布《深圳市培育發展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其中對發展智能機器人行業,在各方面都做了相應的規劃:產業規模躍升、創新能力提升、產業應用拓展和產業生態優化。
如今,工業自動化和生活服務智能化的發展正迅速推動機器人市場的快速增長。目前,深圳已經形成了一批優秀的機器人企業。在這些企業中,工業機器人產業鏈較為完整,服務機器人產品種類豐富,人形機器人處于全國領先地位。特種機器人在醫療、能源、環保、應急救援等領域廣泛應用。消費級無人機在全球市場占據較大份額,創新能力和影響力在全國處于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