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感冒是體內有火嗎;感冒一次相當于給身體排毒嗎
要想了解風熱感冒的癥狀,你就要先了解什么是風熱感冒?《傷寒論》在《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第五》里是這么說的:
第六條、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第七條、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什么是風熱感冒呢?顧名思義,就是患者感受了風邪和熱邪,風邪和熱邪結合,就形成風寒感冒。
那么什么是風熱感冒的癥狀呢?
我們先看第六條,第六條是提綱,說什么是溫病?溫病就是熱病,就是感受了熱邪。感受溫病以后,就表現為發熱、口渴、不惡寒,反惡熱。這個提綱就是一切溫病都具備的證候,比如風溫(也就是風熱)、溫瘧(熱瘧)、溫毒(熱毒)、溫病(熱病)、瘟病等。這就是提綱的意義。
第七條,給我們具體介紹了什么是風溫?也就是風熱?以及什么是風熱感冒的癥狀?什么是風溫?就是“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就是說,發了汗以后,患者身體還是灼熱的,就是風溫。本身太陽病發熱,用汗法很正確,能夠退熱,但是用了汗法后,不但不退熱,反而更熱了,這就是風溫了。
后面接著介紹風溫的癥狀: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這一段話就是風熱感冒的癥狀。風熱感冒的癥狀是:脈俱浮,自汗出,身體沉重,只想躺那睡覺,鼻子呼吸都帶著鼾聲,話都說不出來。當然這是風溫的重癥。
那么輕癥是什么呢?脈浮,汗出,身重,發熱,口渴,惡熱不惡寒。
那么有人說了,你怎么不說咽喉疼痛呢?咽喉疼痛不是風寒感冒的癥狀嗎?是的,不是。咽喉疼痛是少陰熱證,是熱邪傳少陰了。一旦出現咽喉疼痛,就是病邪傳少陰,是少陰經熱證。
對于風熱感冒的治療,輕的桑菊飲,稍微嚴重的銀翹解毒丸,陽明熱盛的,用白虎湯,或者白虎加人參湯,高熱譫語的,用承氣湯類;高熱神昏的,用犀角地黃湯。
臨床上,風熱感冒比較少,一般多是風寒感冒,切不可多吃寒涼藥。
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