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霍高速哪一段風景最美(連霍高速沿線旅游)
夏日是飽和度拉滿、多巴胺搭配的鮮亮色系,綠肥紅瘦、萬物并秀,處處洋溢著生機,煥發著活力,而公路人也用自己的獨特方式,為路上的人們增添著窗外風景。
△夏日的G30高速臨清路段 鐘曉亮攝
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獨特的風景吧
沿著G30連霍高速一路向西暢行,駛進張掖高速入口,一段五公里全幅封閉的作業現場施工正酣,四組作業隊梯次跟進、各展其能,用不同的“色彩”繪就著夏日養護圖景。打頭陣的是瀝青拉運車、大寬度攤鋪機、雙鋼輪壓路機組成的瀝青面層施工隊伍,隨著螺旋布料器的勻速轉動,滾著熱浪的瀝青混合料經熨平、振搗、碾壓已附著在原路面上。機械前行,穿上“墨黑”新裝的路面迎來新的顏色。
△G30高速山臨段路面提質改造工程現場 鐘曉亮 攝
路面成型,標線施劃作業隊進場。先標注水線打出輪廓,再施劃雙組分反光標線填充內里,一道道閃著玻璃珠光的“潔白”標線為通向前方的道路添了幾份生機。再往后些,是梁家墩小橋1號橋伸縮縫維修作業現場。連接11.5米伸縮縫需要230根植筋,焊槍對準鋼筋接口處,霎時間,朵朵“金花”四射開出,在臺背上縈繞飛舞后慢慢散去,規范的操作流程為后續攪拌、鋪裝和養護工作搭構了堅實的框架。隨在最后的,是修枝剪葉“美容組”。愛鼓搗機械設備的老周掌握著綠籬機的遙控權,他一邊指揮駕駛員將車輛停在遮擋標志牌的茂密枝葉旁,一邊嫻熟調整伸縮桿位置,瞅準最粗那根分枝迅速切割,利落收刀后,“蔥綠”變通透,道路標志牌也不再被“劉?!闭趽酢30連霍高速公路山臨段養護工程路段上的“黑”“白”搭配,“金”“綠”各美,迎著正午的陽光越發飽滿、熱烈。
“楊工,現場進度如何,不著急的檢測項目吃過飯再去采樣吧?”眼瞅著分針又轉過半圈,G213養護工程項目部中,施工單位現場負責人已打了幾通電話,午飯早就做好了,遲遲不見中心試驗檢測室的技術員楊芝蓮回來。此時的她,正在十余公里外已完成面層鋪筑的路上,和施工單位技術人員頂著大太陽做滲水試驗?!皝矶紒砹?,咱們接著把標線逆反射和路面芯樣鉆取也做完吧,省些路上的時間,回去后盡快出檢測報告?!苯刂两衲?月上旬,中心試驗檢測室依托G30連霍高速公路養護工程、G213養護工程、S301養護工程及2023年“兩個集中”養護工程等項目,進行粗細集料試驗168次、混凝土抗壓試驗73組、抽檢瀝青115次、結構混凝土回彈40余批次、平整度檢測812.716公里……從今年3月中旬開始,楊芝蓮的周末不是在去試驗室的路上,就是在去施工現場的路上,身邊的兄弟姐妹個個如此,都把“心”沉在了數據上,把“行”落在了現場上。
△G213線養護工程路段路面滲水試驗 鐘曉亮 攝
紅日西斜、金波粼粼,G30連霍高速黑河2號大橋正加緊進行著修復性養護,隨著原橋面鋪裝層上的10余臺風鎬放緩了破碎作業節奏,施工現場的聲勢在最后一抹余暉中暫時回歸平靜。
△G30高速黑河二號大橋橋面鋪裝拆除現場 鐘曉亮 攝
當晚將使用C50自密實早強收縮補償混凝土鋪筑該橋第一聯橋面。這種自密實混凝土填充性好、穩定性強,耐久性能高,特別適合橋面鋪裝層這種密集配筋的結構,更是這種新材料在橋梁養護工程上的首次嘗試使用。匆匆吃過晚飯,項目辦小吳就叫上中心試驗室檢測工程師何工趕往現場。第一次澆筑,掌握混凝土和易性、粘聚性、坍落度等各項性能指標數據,對澆筑、養生等后續各環節質量把控都十分重要,只有嚴格控制橋面鋪裝施工質量,才能保證橋面病害得到徹底處治。曠野的風夾著夜闌的露,現場施工人員抖擻精神,耐心等待輸送機臂到場、水泥泵車就位,這活再晚也得干起來。子夜時分,橋面的燈光與頭頂的北斗遙遙相望著,何工提著工具對進場混凝土做了坍落度試驗,對比取樣后,他要繼續對這種材料的配比進行研究,爭取今后能在養護項目中使用自主研究生產的材料。60余米長的輸送機臂從橋下斜彎至橋面,混凝土徐徐涌出,小吳盯在灌槍前,仔細觀察著混凝土的澆筑厚度,20車混凝土正星夜兼程運至現場,誓要連夜完成1500平米的橋面鋪裝任務。緊趕工期不分晝夜,嚴控質量不論早晚,項目開工以來,“早一日、快一點、更優質、更安全”已成為“小吳們”常掛在心頭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