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意味著什么—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意味著什么
國債收益率上升,意味著什么?
國債利率的上升,一般不是什么好事,代表了該國國債的風險也在上升。在眾多國債里面,10年期的國債是中長端國債流動性最好的品種,因為10年往往包含了一個經濟周期,所以10年期的國債收益率是預測經濟走勢的良好指標。這當中的原理在于:國債作為一項無風險收益率的資產,人們只有在未來沒有更好投資機會的時候才會大量購買,大量購買的需求必然會哄抬價格,壓低收益率,所以在經濟蕭條的時候,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如果經濟快速增長,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金融市場,大家都覺得遍地黃金,這個時候國債需要主動提升利率,才能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國債的收益率也隨之上漲。國債的收益率除了衡量了國債買賣的盈虧,還會加上國債的利息收入,這是一個全面衡量國債投資回報大小的指標。國債收益率=(利率+(100-國債價格))/100。舉例,100塊的國債賣99塊,國債的利率2%,那國債收益率=3/100=3%。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無風險收益率為一國的所有金融性資產提供定價的錨,隱含著預期長期投資回報率,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更是意味著社會融資成本的錨。
國債收益率也反映出一國貨幣市場資金的松緊。當國債收益率上升,意味著購買國債的人變少了,在短期內存在兩種情形:一是其他大類資產市場行情好,抽走了債市資金,二是所有資產市場里的資金都變少了,流動性緊張,也就是世道不好,大家都捂著錢,現金為王。好比在2020年初美債收益率出現反彈,這背后其實是美股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出現了暴跌,帶來了流動性的問題,因為投資者在暴跌中需要補倉平攤成本,另外加了杠桿的還需要為保證金賬戶補充資金,于是市場上流動性出現問題,出現了股債雙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