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意義_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總量年表
近年來,美國一而再再而三的對我國進行野蠻的制裁、動不動還要把航母開到我國門口耀武揚威一番??墒橇硪环矫嬗窒M袊粩噘徺I他們的國債,做人怎么可以這么不要臉?
截至今年9月,我國的外匯儲備中還有約82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最高的年份是2013年,1.27萬億。
那中國當初為何要去購買美國國債呢?
在二三十年前,那時的我們總體科技水平相比美國而言落后太多。國內因為沒有新技術打開新的需求,因此龐大的人口基數不僅沒有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反而成了社會發展的負擔?!皩ν忾_放”其實也就是尋找外部需求來解決國內就業問題和經濟發展問題。
外國投資者帶來中國的資本金最初都是外匯(主要是美元),我們的出口企業在國外賺取的利潤也是用的外匯,這些錢只有在換成人民幣后,才能在中國境內開展經濟活動。
然而這些外匯其實對于來說,既是工具、也是負擔。
一方面,這些外匯可以用來穩定人民幣匯率、應對金融危機;
另一方面,又需要讓它們增值,以便應對外國投資在中國獲利后的資金兌換需求(外資在中國市場的利潤率在早些年高的嚇人,20~30%只能說是起步水平)等等。
而中國的發展速度和經濟體量實在太大了,1996年我們的外匯儲備剛突破1000千億美元,2006年就突破了1萬億,最高的2014年達到了3.84萬億,之后略有下降,截至2022年末在3.1萬億左右。
這么龐大的資產要打理、使其保值增值,就要求投資品種既要安全、又要易于變現、還要體量巨大。所以,大經濟體的國債(比如美國國債)就成了必選品種,而且還是主要品種。
此外,由于“出口”是我國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而美國在過去又是最主要的市場,購買美國國債也有利于幫助美國政府實現其市場穩定、進而穩定我們的外部需求,這也是一個無奈之舉。
總的來說,“購買美國國債”是過去一段歷史時期,我們沒有其他更好選擇的結果。
時至今日,我們與國外在科技和金融等方面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以往的邏輯在今天已經不再站得住腳。我們在尋求更多的自主性,而美國為了維護自身的既得利益,也會想盡辦法阻止我們超越他們的優勢領域,進而繼續維持他們的“往日榮光”甚至“帝國夢想”。這就是這幾年中美摩擦不斷、美國蠻橫打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