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35城市人口規劃—北京2030人口
北京城市副中心位于北京市域東部,長安街東延長線與大運河交匯處,距天安門約25公里,距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約20公里,距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約60公里,距河北雄安新區約105公里,其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歷史底蘊深厚。
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范圍為原通州新城規劃建設區,西至與朝陽區之間的規劃綠化隔離帶,東至規劃東部發展帶聯絡線,北至現狀潞苑北大街,南至現狀京哈高速公路,東西寬約12公里,南北長約13公里,總用地面積約155平方公里,加上拓展區覆蓋通州全區約906平方公里。為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30萬人以內,就業人口規模控制在70萬-75萬人,人口密度控制在0.9萬人/平方公里以內。到2035年,通州區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00萬-205萬人以內,就業人口規模控制在115萬-120萬人。
2021年1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進一步為城市副中心發展擘畫了藍圖、指明了方向。《意見》指出,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功能基本形成。到2035年,現代化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轉移的作用全面顯現,形成現代化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經濟體系,“城市副中心質量”體系完善成熟,與周邊地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一、北京城市副中心邁出高質量發展新步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站在當前這個時間節點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紀的眼光。規劃、建設、管理都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落實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要求。”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重構全球經濟版圖,同時,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風云變幻,黨中央作出了在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決策部署,這對于高水平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而言,既是挑戰,更是重要的戰略機遇。
作者:趙繼敏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城市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節選自宣講家網文稿《趙繼敏:高水平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
查看完整內容請到宣講家網(WWW.71.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