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改臺標,中央電視臺改臺標了嗎
文|奇聞館長A
編輯|奇聞館長A
隨著智能手機,網絡電視的普及,各家各戶了解新聞資訊,或是觀看電視劇已不再依靠廣播電視,廣播電視行業漸漸成為“時代的眼淚”。
在廣播電視興盛的時代,中央電視臺一直是陪伴每個家庭無數個日夜的重要媒體,也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頻道。
對于CCTV臺標大家都不陌生,但80年代前后觀看過央視的朋友也許會記得,那個時候央視的臺標不是現在的英文縮寫,而是“蝴蝶標”。
而自1999啟用至今的CCTV雙線臺標,竟是日本人設計的,而我們國人設計的“蝴蝶標”被棄用,這是因為什么呢?
外國廣播電視臺設計電視臺LOGO時,通常會取用其電視臺全稱的英文首字母并列縮寫來進行設計。
例如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臺標,從誕生初期就采用“NBC”三個字母作為臺標,沿用至今的“孔雀標”下也附有NBC三個字母。
1998年,中國中央電視臺為迎合時代進步以及電視臺發展需要,決定更換新的臺標,并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招標篩選。
1999年,在眾多候選作品中,日本的章先生設計的CCTV“雙線標”脫穎而出。
擔任評委的9位央視領導一致認為該臺標設計簡約大氣、既有辨識度又不失設計美感,更重要的是體現出了與國際接軌的設計風格。
章先生生于日本石川縣小松市,十分喜愛中國文化的藝術風格,自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活躍于視覺藝術領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視覺藝術家。
80年代起,日本許多電視劇、新聞、體育等專題節目的片頭和廣告,包括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宣傳畫,都是由章先生操刀制作設計的。
2001年,央視以章的設計理念為基礎進行了美化修飾,對其設計的臺標在邊緣和尺寸上進行了修改,最終投入使用。
美化后的臺標更加簡潔,也更具國際化特色,其中CCTV的第二個“C”改成了紅色,使其顏色變得更加活躍、豐富。
與此同時,這一抹“中國紅”也象征和代表著“中國(China)”,將央視面向世界開放發展與時俱進的設計內涵體現得淋漓盡致。
中央電視臺作為國家電視臺,是我國重要的媒體機構和輿論陣地,也是全國上下的重要喉舌,因此該臺標為日本藝術家設計,在當時也引起不小的爭議。
在采用“雙線標”之前,中央電視臺曾采用的是我國美術工作者張德生先生設計的“蝴蝶標”,那么初代“蝴蝶標”為何被棄用了呢?
1958年9月2日,中國中央電視臺的前身北京電視臺正式播出,1978年5月1日正式更名為中央電視臺。
為表現出新時期廣播電視媒體的新氣象,央視決定設計屬于自己的臺標,在央視工作的美術工作者張德生先生便設計了“蝴蝶標”,被央視領導決定采用。
該臺標以彩色電視機代表性的紅、綠、藍三原色為色彩要素,由“CCTV”4個字母變形組合而成,其寓意象征著人造衛星的運轉軌跡與電視發射塔的蝴蝶天線。
1979年1月,首次《新聞聯播》播出時,“蝴蝶標”就出現在了演播廳的后方,象征著中國廣播電視節目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后來,全國各地如雨后春筍一般掀起創辦地方臺的浪潮,當時國內還沒有搞美術LOGO設計的概念,地方臺就用毛筆書法手寫當地電視臺的名字作為象征。
央視臺標的設計者張德生先生也是我國首批電視美術工作者之一,在其設計的臺標被選用時,版權概念在國內還不流行,因此雙方并未劃定臺標的版權歸屬。
后來,在1998年6月,正值央視40周年之際,為迎接40周年臺慶,央視對臺標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包括臺標布局、顏調等等。
這一改引起了臺標設計者張德生先生的不滿,他認為自己對該臺標作品享有著作權,央視不得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擅自修改臺標,要求央視將其改回原樣。
不過,央視對張德生先生的要求不予受理執行,于是在2001年,張先生一怒之下將央視告上法庭。
張德生先生向北京海淀區法院提起訴訟,控告央視長期使用其作品但未付報酬,還未經允許修改臺標,并將臺標用于節目播除外的非公益性活動。
他要求央視將臺標恢復原貌,并發表聲明道歉,同時向其支付使用臺標至當時的有償使用費20萬元。
央視則指出,該臺標是當時張先生在央視工作期間,經由上級指派任務設計出來的,屬于是職務作品,其著作權不歸任何個人所有。
在張德生先生就職央視期間,雙方均未對該臺標的歸屬問題提出異議,于是,法院判決臺標著作權應歸屬中央電視臺,張德生先生的訴訟請求被駁回。
這場爭議以央視勝訴告終,該臺標屬于央視一事上合法合規,為何央視還是棄用了“蝴蝶標”呢?
自1998年因臺標著作權發生爭議時,央視就開始考慮更換新的臺標,不僅是有爭議事件的原因,也是考慮到電視臺發展,時代進步的因素。
自90年代開始,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社會面貌日新月異,我國廣播電視也需與時俱進,與國際相接軌。
與此同時,在當時央視已經開展多欄目運營,因此為迎合電視臺綜合發展需要,央視在2001年啟用了經過美化后的“雙線標”。
無論是“蝴蝶標”還是“雙線標”,無論設計師來自中國還是外國,它們都見證了中國媒體從無到有,一路走來的每一步腳印。
央視的臺標采用外國設計師的作品,這一點也與央視的媒體精神不謀而合,即:國家責任、全球視野、人文情懷。
這些標志見證著中國媒體與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它們在歷史的變遷中,持續詮釋著中國的傳媒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