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遷到雄安新區、雄安歸北京管還是河北管
網上爆出了第二批央企聯手搬離北京的名單,但其實央企并不是最近才開始搬遷的。早在2014年,國家就已經決定了這項計劃。目前已經有中國電子、中國長江三峽集團等央企搬離了北京。
央企搬離北京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北京的未來發展有四個定位,分別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因為2021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中,有143家總部設在北京,比上海、香港、廣州、深圳、杭州等地加起來還多。這導致了資源和人才的過度流向北京,造成了交通擁堵、房價高漲和環境惡化等大城市問題。不僅僅是要解決北京大城市的問題我們要不斷探索首都和其他超大城市優化經濟空間布局的戰略路徑,逐步形成跨行政區域、跨部門的城市群協同發展新機制,為區域內各領域的深化改革注入增量。
不僅僅是要解決北京大城市的問題,因為北京不僅僅是中國唯一的超大城市,相信隨后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變成像北京的超大城市,更重要的是要不斷探索首都和其他超大城市優化經濟空間布局的戰略路徑,逐步形成跨行政區域、跨部門的城市群協同發展新機制,為區域內各領域的深化改革注入活力。
第二批央企搬離北京名單(網圖)
央企的搬遷將給當地帶來巨額資產,至少能夠給當地帶來百億甚至千億的資產。實際上,央企能搬到哪個地方是要看地方的產業情況和具體位置的。例如,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搬到武漢后,帶去了超過3,000億的資金。央企的搬遷不僅僅帶來人才和資金,還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對于搬遷地方而言,這將產生三個影響:一是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資金;二是帶動上下游產業的發展;三是推動了更多的城市實現大而強的發展,如武漢就有了兩家央企。
江西贛州稀土集團總部
至于央企搬遷的目的地,雄安新區是一個新的選擇,但并不是唯一的選擇。從2014年開始,陸陸續續的就有部分央企總部已經遷出北京,或在其它地區設立總部,主要有以下央企:
1.三峽集團總部搬遷武漢;
2..中國電氣裝備總部搬遷上海;
3.中國衛星網絡集團,總部雄安新區;
4.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搬遷雄安新區;
5.中國華能集團總部搬遷出北京
6.中國鋁業集團、中國五礦集團、贛州稀土集團等企業新組建中國稀土集團,總部位于江西贛州
7.中船工業和中船重工合并重組,成立中國船舶集團,總部位于上海
8.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總部由北京遷往深圳
9.中國遠洋和中國海運合并重組,成立中國遠洋集團,總部位于上海
10.中國西電和國家電網下屬公司許繼集團、平高集團、山東電工電氣等合并重組,成立中國電氣裝備集團,總部位于上海(這個為啥不直接留在山東或河南當地[捂臉])
11.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的核能總部,搬遷到山東煙臺
12.中國旅游集團,總部從北京搬遷到海南
總的來說,央企搬離北京是為了實現疏解非首都功能、探索超大城市的發展新路徑。和促進地方經濟均衡發展的目標。這將帶來大量的資金和人才,并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對地方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這也是我們推進共同富裕的實際行動,未來可能會進一步減輕北漂現象,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