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拋美債最新消息;中國美債還剩多少
美媒曬出一組數據,稱美國企業已經找到了替代中國的供應鏈,美國進口中國商品降至20年來最低,認為美國對華脫鉤已經成功。話音剛落,中方連續三月拋售美債,持倉量已經創下14年來新低。
近日,美國媒體曬出一組數據,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占美國總進口商品的16.5%。去年一年中美整體貿易額高達6906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中國仍是美國第一進口來源國。可以說中國幾乎是所有美國企業不可缺少的一條供應鏈,但到了今年上半年,這樣的光景卻有了變化。
美媒稱2023上半年,中國商品占美國進口額的13.3%,降至20年來最低的水平。原因是美國已經找到了替代中國的供應鏈,從墨西哥、歐洲和亞洲其他地區購買一系列商品,其中以印度和東南亞的國家為主,并且是美國企業主動將供應鏈從中國轉向這些國家,而不再是單單尋求中國這一條供應鏈。而在2023上半年中,中國對美國進出口僅3088.6億美元,較去年上半年下降了8.4%。美媒認為這是因為中美關系驟降,中美貿易也從中受到了影響,而美國企業已經找到了替代中國的供應鏈,所以這反映出美國已經對華成功脫鉤。很顯然,美媒正為此沾沾自喜,認為美國對華脫鉤成功已是事實,但接下來發生的一件大事,恐怕就要直接推翻美媒的定論了。
美媒話音剛落,中國連續三個月拋售美債的消息,就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據悉,美國政府也已經證實了這件事,中國已經連續3個月減持美債,目前中國持有的美債約為8354億美元,已經創下14年以來新低,這下中方的這個大動作恐怕又要讓美國財政部陷入恐慌之中了。要知道,中國之前可是美國的“第一債主”,而現在的持倉量已經大幅度減少,這對美國經濟來說可不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更不是美國對華脫鉤成功的表現。
中美關系在近年來驟降,雙方經濟貿易上的脫鉤確實日益明顯,但要說美國對華脫鉤成功卻不盡然。否則這幾個月里,從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長耶倫到前國務卿基辛格也不會接連訪華,美國政府也不會越來越少提及美國對華脫鉤一事,他們甚至希望中國能夠與其恢復如初,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美國政府不愿再看到中國拋售美債,而是希望中方能夠繼續購買美債。當然了,美國的這一要求,中方是斷然不會答應的,別說接下這個爛攤子了,中國還將繼續拋售下去。而且中國拋售美債的行為早從去年就已開始,是有計劃地拋售,未來只等一個合適的機會或許就能清空美債,到時候很有可能會成為對美國的致命一擊。
所以說,美媒所說的美國已經對華脫鉤成功,這顯然是不成立的,美媒一直認為美國在中美之間乃至全球占著主導地位,殊不知美國的經濟狀況已經不允許美國對華脫鉤。即使脫鉤,也絕非是美國對華脫鉤,而是中國或者其他國家對美脫鉤,屆時美國的情況可不容樂觀。為什么這么說呢?
在堪稱“風向標”的中國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國家紛紛跟上拋售隊伍,都在想著怎么盡快給拋售出去。畢竟美元在如今的國際貨幣的地位已經顯著下降,已經有多個國家逐漸往“去美元化”的方向發展,現如今還持有美債的國家,可以說是和手握一個燙手山芋一樣。不過這中間當然也有一個例外,比如現在作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的日本,在美國無法兌現的情況下,日本在6月份仍逆勢增持了88億美元,如今日本的美債持倉量已超一萬多億美元,這很有可能將會為以后的日本埋下一個巨大的隱患。相反,中國有計劃地拋售美債,也維護了自身利益,若美國還執迷不悟下去,不肯反思自己,那么這場“經濟危機”還將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