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升職考察期間有人舉報(單位提拔干部期間領導被舉報)
體制就是一個戰(zhàn)場,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層級、不同年齡的人在里面廝殺。有的背靠大樹好乘涼;有的相互抱團自立為王;有的左右逢源好不快樂;有的僅憑三寸不爛之舌獲得別人認同;有的只有靠自己的踏實苦干才能得到認可。人際關系作為體制內最重要的資源,如何維護好自己的人際關系、如何利用好這些資源是一門深厚的學問。
在這樣的環(huán)境、圈子當中,作為一名外來者,要不就是加入,要不就只有混吃等死,提前養(yǎng)老。如果在這其中不善運作、不善交際,不經意間得罪了別人,那么很有可能在晉升職務、職級等關鍵的時候被人T上一刀。
當前,職務提拔都是講究“凡提四必”,凡是有信訪舉報的暫停提拔,必須要把舉報的相關問題核實清楚。即使你行得正、坐得端,但是也耐不住關鍵時刻的這種行為。你想想,本來馬上就是要公示結束了,結果突然來這么一下,暫停公示、核查線索。
在很多年以前就遇到過這樣的一件事,晉升副科時單位考察結束后貼出任職公示。到最后一天,突然郵箱里面來了一封舉報信,舉報其工作紀律問題。眼看就要結束了,最后一刻被拉了回來。然后提心吊膽了半年,經過核查沒有相關的問題,舉報內容不實。但是以前的職位已經另有安排了,不得不去到一個邊緣崗位。
這個時候你就會反思了,是不是得罪了誰?但是這么多年,這么多的事,誰又記得呢?
有的時候吃飯時沒叫別人,你雖然不會記得,但是別人可是給你記著賬;有的時候帶點零食沒給人家吃,人家都記得清清楚楚;甚至有的時候,見面不打招呼、酒桌上不敬酒、一句調侃的話等等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有些人都會記在小本本上。
就拿我們單位一個跟班學習的來說,平時大大咧咧,說話毫不遮掩。在辦公室討論的時候毫不避諱的談論誰誰誰的不是,說XX領導的工作方法、工作習慣等等。但是,更多的人是圍著她,聽他說,而自己并不做聲、也不表態(tài)。到最后單位遴選,她也順利通過了筆試,面試,結果在考察的時候,單位組成的考察組當中恰好就有他討論的那個領導,結果直接被PASS掉,失去了進入單位的機會。
因此,在單位內講究人際關系投資,投資得好到最后就是優(yōu)質資產、良性資產,投資得不好到最好就是不良資產、問題資產,成為你未來職場路上的絆腳石或者。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自己的人際關系投資呢?
第一、做好人際關系的自身定位
以自己為中心不斷畫出圓圈。處在核心的是誰,處在警惕的是誰、處在邊緣的是誰。如部門領導肯定是處在核心圈,與自己處在競爭關系的肯定是警惕圈。
然后再對這些對象進行分類,誰值得投資、誰不值得投資,然后把值得投資的對象劃入自己的核心人際圈。
如主要領導雖然不是自己的核心圈,但是肯定是最值得投資的。
第二、把握好收付原則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體制內也是一樣的,而且這個江湖更大、更深。不可能,見到個人就要湊上去假裝親熱吧?
這就要按照收付原則,在每種關系中判斷自己的人際關系投資。對于長期的、持久的、值得維護的,就需要不計成本、舍得投入;對于短期的,就要果斷拒絕,不當圣人、不當濫情種。
雖然這種話說的時候非常不好聽,但事實如此。比如,有的人對于單位內的公益性崗位還投資人際關系,天天請吃請喝。然后這種的人際關系投資,會有收益嗎?不見得。因此,在投資人際關系時要判斷是否值得。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