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拋美債了嗎最新消息;中國又拋美債了嗎最新消息視頻
美東時間9月18日,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今年7月,海外總計持有的美國國債環比6月增加920億美元,至7.65萬億美元,創去年2月以來新高。這或與全球資金追求高息資產有關,市場預計美聯儲加息進入尾聲(債市可能趨穩)亦或是原因之一。
7月,最大債主日本的美債持倉較6月環比增加69億美元,但第二大債主中國則繼續拋售,7月共持有8218億美元,環比6月減少136億美元,持倉已連續4個月下降,連續兩個月創2009年6月以來新低。與此同時,7月,中國繼續增持黃金,全球央行也呈現出相似的購金趨勢。
中國美債持倉創2009年來新低
TIC數據顯示,今年7月,以美債的前九大債主為例,增持方有5個,包括日本、盧森堡、開曼群島、加拿大、愛爾蘭,而減持方有4個,占比與前一個月相仿。
海外總計持有的美國國債環比6月增加920億美元,至7.65萬億美元,創去年2月以來新高。有觀點認為,去年2月開始,由于地緣政治問題導致的美國制裁,引發各界對持有美元資產的擔憂,不過,近階段美債的高利息又開始吸引投資者的目光,加之美國債務上限問題的解決也加速了資金回流。
最大債主國日本7月共持有1.1125萬億美元,較6月持倉環比增加69億美元,連續兩個月增持,但6月、7月的增持仍未抵消5月的減持規模。5月時,日本一度大幅減持美債304億美元,創去年10月以來最大月度減持規模。
作為第二大債主的中國則維持減持的趨勢,今年4月到7月持倉分別為8689億美元、8467億美元、8354億美元、8218億美元,呈現逐月遞減的趨勢,7月為連續4個月減持。
相比之下,中國的黃金持倉則持續攀升。外管局數據顯示,中國7月外匯儲備3.2043萬億美元,環比6月上升0.35%。同時,7月中國繼續增持黃金,7月黃金儲備為6869萬盎司,較6月增加74萬盎司,為連續9個月環比增長。
芝商所(CME)高級經濟學家Erik Norland在9月19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我無法預測未來中國央行的黃金持倉變化,但根據過去13年,也就是從2010年開始的數據來看,各國央行一直在增持黃金,各國央行對黃金的價值相較于其他政府所發行的貨幣價值更有信心。”
美債高票息仍吸引全球投資者
不過,并非所有人都認為黃金的相對吸引力高于美債,尤其是在加息背景下美債提供極高的票息,而黃金則是非生息資產。
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各界對于美債的興趣不斷攀升。截至目前,十年期美債收益率逼近4.3%。一來票息位于高位,二來若降息周期開啟,投資者亦能斬獲額外的資本利得。
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杰此前對記者表示,數據顯示,在前三次加息周期中,投資級債券、美國國債在最后一次加息后的24個月總回報分別達到17.6%、17.1%,遠超現金回報的8.4%。美國國債被認為是經濟衰退期的對沖工具。
TIC數據顯示,包括投資美國長、短期證券和銀行流動在內,7月海外資金凈流入1406億美元,連續2個月凈流入,且流入規模均超過1400億美元。
7月,外國居民增加了美國長期債券持有量,凈買入額為456億美元。私人外國投資者凈買入586億美元,而外國官方機構則凈賣出131億美元(6月為凈買入602億美元)。
此外,外國居民增加了對美國短期國債的持有,增加額為758億美元。所有以美元計價的短期美國證券和其他托管債務的外國居民持有量增加了859億美元。
近兩個月來,相較于短債,長期美債的價格跌幅較大,這與美國衰退預期降溫導致債市價格回落有關,而杠桿效應導致長債跌幅更大。盡管有觀點認為,目前應該盡可能鎖定長端債券的收益,但亦有觀點認為,眼下收益率曲線倒掛幅度較大,長端債券無法提供足夠的收益補償,因此5~10年的期限最為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