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統計哪些數據分析(地方gdp是怎么統計的)
顧伊蕾
上銀基金固定收益部高級研究員
6年證券行業從業經歷,信用研究專家,長期深耕周期行業及城投板塊。
PMI指數即采購經理指數,是通過對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匯總出來的指數,是非常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一是PMI數據公布時間早,PMI在每個月的最后一天公布,比金融數據、物價數據、增長數據、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都要早,除了每個月的周、旬度高頻數據外,PMI能最早反映出當月經濟全貌。二是PMI信息量大,反映總需求的有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在手訂單;反映生產的有生產、從業人員、采購量、進口、供貨商配送時間、進口等;反映庫存的有產成品庫存和原材料庫存;反映價格的有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出廠價格等等,因此,PMI反映的經濟信息非常全面。
PMI數據和工業增加值、GDP等數據是不一樣的,后者是統計加總得來的,而PMI是靠抽樣調查得到的。PMI數據搜集的方法主要是填問卷,由樣本企業的采購經理或者主管企業運行的負責人來完成,完成的時間是每個月的22日-25日。
我國PMI分為三種,分別是官方制造業PMI、服務業PMI以及財新PMI。
官方PMI:由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對外發布,從2005年7月開始正式發布。PMI調查涉及制造業31個行業大類,樣本企業有3000家。在權重方面,行業增加值占制造業總增加值比例大的行業權重要高一些,制造業各行業內部樣本則根據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來分配。盡管統計部門沒有公布具體的樣本企業名單,但按此抽樣方法,對PMI讀數影響大的,顯然是大中型制造業,以央企、國企為主,反映大企業的狀況,而小型企業和民企的權重很低,對官方PMI的讀數影響較小。官方制造業PMI一共有13個分項,其中新訂單、生產、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主要原材料庫存這5個指標組成PMI綜合指數。各指數的權重分別是:新訂單指數30%、生產指數25%、從業人員指數20%、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15%、主要原材料庫存指數10%,其中供應商配送時間是逆指標,需反向計算。
官方非制造PMI:2008年1月起開始正式對外,主要指商務活動的分類指數,我們通常說的非制造業PMI,實際上是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與制造業PMI一樣,非制造業PMI同樣來自于調查,調查方式也基本相同。非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涉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非制造業36個行業大類,共4000家企業。非制造業PMI包含十個指標。一般來說,服務業本質上與制造業有較強的相關性,生產務業本質上依附于制造生產環節,一旦制造業不景氣,生產務業會跟著受影響;一旦制造業不景氣,收入下降的壓力也會傳導到生活務業。所以,在絕大多數時候,制造業PMI和非制造業PMI走勢都較為接近。
財新PMI:由市場調查機構IHSMarkit編制、財新傳媒冠名。由于都是采購經理指數,財新PMI和制造業PMI理論上應該同步。但實際上,兩者經常出現背離,有時候是趨勢上的背離。為何官方制造業PMI和財新PMI經常出現背離呢?實際上,兩個指標除了抽樣方法(都采用概率比例規模抽樣方法)、核心指標和權重相同(都包括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這五個核心指標)外,其它方面都有差異。一是兩個指標的統計樣本數量相差很大。官方制造業PMI涉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制造業的31個行業大類,樣本企業有3000家。而財新PMI的樣本數,按照Markit公司的統計慣例,只有400家。財新PMI統計樣本數較小,容易造成財新PMI更大的波動。二是兩個指標所選擇的企業規模和所有制也有差別。官方制造業PMI的樣本企業以大、中型的央企、國企為主,小型企業的比例較低。而財新PMI以中小企業為主,基本都是民企。三是兩個指標的樣本企業區域和行業不同。官方制造業PMI樣本企業覆蓋全國,涵蓋了31個制造業大類。財新PMI的樣本企業,沒有明確對外公布,但參考HISMarkit在全球范圍內的統計經驗,市場主流觀點認為主要是東部沿海地區、出口占比較高的民營企業。
當采購經理指數取值范圍在0至100%之間,50%為擴張與收縮的臨界點;高于50%,表示經濟總體處于擴張狀態;低于50%,表示經濟總體處于收縮狀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PMI是月度調查數據,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大,所以相關部門會季調后再對外發布數據,要不然數據波動可能是由季節性波動帶來的,而不是由宏觀經濟本身的變化帶來的。從實踐經驗來看,現有的季調手段沒有完全消除季節性因素的影響。所以,針對PMI數據季節性變化還是要謹慎對待,最好的方法是跟歷史同期的環比變化去對比。看某個月的環比變化是不是超過了歷史均值,如果當月的環比變化,在歷史環比均值附近或者歷史環比均值內,那就要慎言數據的趨勢性波動了。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中的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購買基金時應詳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充分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充分考慮自身狀況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產品。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職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本金不受損失,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