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十四五發展綱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解讀
圖源:攝圖網
8月26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主辦的2023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在四川省德陽市開幕。本次大會以“綠動地球·智造未來”為主題。
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電工委員會主席舒印彪作主題演講,舒印彪指出,要實現“雙碳”目標,能源電力是主戰場,技術裝備是重要支撐。根據中國工程院測算,預計到2060年全社會的用電量將達到16萬億到18萬億千瓦時,電能的消費比重達到70%,清潔能源發電量的比重達到90%。這意味著屆時能源的消費結構將發生根本性改變。舒印彪表示,能源消費側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工業建筑和交通等領域,減排的重點是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以電代氣。當前,能源科技創新正處于關鍵的機遇期,需要加快培育一些新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將給制造業帶來百萬億級的市場需求。
能源科技創新是指通過技術創新和研發提高能源生產、轉換和利用效率,減少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為了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并解決可再生能源間歇性和不穩定性等問題,需要進行技術創新和研發。這些創新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更多解決方案。
——《“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解讀
2022年4月,國家能源局、科學技術部發布《“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規劃》提出了2025年前能源科技創新的總體目標,圍繞先進可再生能源、新型電力系統、安全高效核能、綠色高效化石能源開發利用、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確定了相關集中攻關、示范試驗和應用推廣任務。電力自動化技術對于能源領域的高效發展、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政策目標的確立在很大程度上也對電力自動化行業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
——《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政策制定方向解讀
2022年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意見》作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的重要保障方案之一,將與能源領域碳達峰系列政策協同實施,形成政策合力,成體系地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并且作為能源領域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綜合性政策文件,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和政策保障的角度對能源綠色低碳發展進行系統謀劃:
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認為,“3060”目標對于能源行業來說是一場新變革,是我們國家能源自身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然前提。為實現低碳能源的最小化和零廢物的排放,未來新能源體系需要突出高效化、綜合化、智慧化,為我國環境綜合治理與綠色社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碳中和背景下的清潔能源科技創新機遇》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