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開場詞怎么說-會議開場白簡短高情商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已完美落幕,作為《中國詩詞大會》的主持人,董卿的每一場開場詞,都會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焦點。十場比賽,十個主題。央視總編室微信公眾號“CCTV看點”日前刊發文章,整理了董卿在節目中的十期開場詞,快來看看吧。
第一場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中國詩詞大會》是與大家一年一度的相約,今年已經是第四個年頭了,我們攜手走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一起看“人面桃花相映紅”,一起聽“稻花鄉里說豐年”,一起嘆“霜葉紅于二月花”,一起盼“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季節有四季,詩詞也有四季,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就讓我們在《中國詩詞大會》花開四季的舞臺上,再一次來感受中華文明的璀璨輝煌,品詩意人生,看四季風光。
董卿(資料圖)
第二場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曾經“少年不識愁滋味”的辛棄疾一生經歷坎坷,當老了坐在水聲山間,突然發現對面的青山是如此嫵媚多姿。
無論是巍巍青山壁立千仞,還是浩浩江河源遠流長,當有一天,它們遇到了一雙詩人的慧眼,山水便有了悲喜境界,立意恒久。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在《中國詩詞大會》花開四季的舞臺上,再一次跟隨詩人的眼睛,重返青山綠水,看江山如此多嬌。
董卿(資料圖)
第三場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的智慧,它不僅是農耕社會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指南,它也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時序的一顆敬畏之心。
而無論是“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還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無論是“清明時節雨紛紛”,還是“大寒須遣酒爭豪”,大自然的變化也催生了一代代詩人的詩情。
今天,就讓我們在《中國詩詞大會》花開四季的舞臺上,再一次感受寒來暑往之間,詩和季節的相互成就所綻放出的文化的光芒。
董卿(資料圖)
第四場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光陰之所以寶貴,是因為它匆匆流逝,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人而停下腳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一代又一代的詩人在感嘆著韶光易逝;而面對物轉星移,如白駒過隙般的光陰,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
時光會帶走一切,時光也會給予一切,就讓我們在《中國詩詞大會》花開四季的舞臺上感恩時光的饋贈,采擷最美的詩意。
董卿(資料圖)
第五場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錫在夔州任刺史的時候,深受當地民歌的感染,寫下《竹枝詞》,從此“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詩句,便像那連綿不絕的清江水,在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心里流淌著。
夔門山水氣象萬千,縱橫捭闔。除了劉禹錫,杜甫也曾經在那里登上了白帝城的最高臺,于是有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千年一嘆。而李白三次經過瞿塘峽,有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千古絕唱。
古代的夔州,今天的奉節,千年文脈筑成了一座詩城。今天就讓我們在《中國詩詞大會》花開四季的舞臺上,再一次去追尋那些偉大詩人的身影,再一次去重溫那些震古爍今的華美篇章。
董卿(資料圖)
第六場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母親和兒女們的紐帶是來自血脈的,所以無論我們走得有多遠,走得有多久,我們都會忍不住回望出發的起點。
那是孟郊心中的三春光輝,那是杜甫夢里的香霧云鬟,那是王冕筆下的萱草花生。
千百年來,“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母親的樣子,從來就沒有改變過。那今天,就讓我們在《中國說詩詞大會》花開四季的舞臺上,用愛和思念編織成最美的詩篇,獻給我們的母親、獻給我們的家。
董卿(資料圖)
第七場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如果我問你,這世間有哪些美好的事物,愛情,一定是一個并不可少的答案。
它可以天真如“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也可以摯愛如“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它可以平凡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也可以珍惜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那今天就讓我們在《中國說詩詞大會》花開四季的舞臺上,斟滿黃藤酒,推開小軒窗,接著昨夜星辰昨夜風,再一次來詠嘆愛情直教生死相許的最美的樣子。
董卿(資料圖)
第八場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任何一個美好的愿望,想要變成現實,都需要我們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奮斗。
奮斗是劉禹錫筆下“千淘萬漉”辛,奮斗是鄭板橋筆下“咬定青山”的堅韌,奮斗更是陸游筆下“少壯工夫老始成”的一番耐心和決心。
今天已經是《中國詩詞大會》第八場的比賽了,在這里也要祝愿所有的選手們越賽越勇,努力去實現自己的詩詞夢想,“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董卿(資料圖)
第九場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一說起千古英雄,可能很多人馬上會聯想到帝王、將相、豪俠,其實在今天,英雄之名早已不再是王侯將相的專屬,它屬于每一位實干興邦的普通人,他可以是“十年磨一劍”的工匠,也可以是“汗滴禾下土”的農民,可以是“視死忽如歸”的戰士,也可以是“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老師。
英雄之心在史冊里,在傳說中,更在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血脈當中。今天,就讓我們在《中國詩詞大會》花開四季的舞臺上,以壯美的詩篇致敬英雄,更致敬孕育英雄之氣的天地山河!
董卿(資料圖)
第十場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杜甫在自己的茅屋被秋風吹破的時候,依然還惦念著能為天下蒼生擋風阻雨,所以說,詩詞從來就不只局限在詩人一方小小的書齋里,它更包含著心憂家國、胸懷天下的一份情懷。
它可以是“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的滿腔赤誠,它也可以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堅定信念。千百年來,正是這樣一份悲天憫人的家國情懷,震撼著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今天就讓我們在《中國詩詞大會》花開四季的舞臺上,重新來感受這些感人肺腑的詩句,讓我們用大愛的詩篇,獻給我們壯闊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