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不到三亞的原因(三亞臺風會一直下雨嗎)
今年的第16號臺風“浪卡”已經于10月11日下午在菲律賓西北部海域形成,預計13日傍晚將在海南島東南沿海的萬寧市登陸。
我們先來看看“浪卡”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11日下午14:00,中央氣象臺發布了監測到在位于菲律賓北部呂宋島西部海面形成的熱帶低壓,晚上20:00該熱帶低壓當時位于海南省萬寧市東偏南約920km處,最大風力7級,風速15m/s,中心氣壓1000hPa。
次日12日早上5:00,該熱帶低壓已移動到萬寧市偏東約770km處,最大風力不變,繼續以時速15-20km往海南島方向移動。
到12日早上8:00,熱帶低壓移動到距萬寧市約740km處,中央氣象臺率先確認升級為熱帶風暴,正式編號為2016號臺風(今年第16號臺風)!最大風力增加到8級,最大風速18m/s,中心氣壓998hPa,繼續以時速約20km往海南島方向移動。
12日下午14:00,2016號臺風正式命名為“浪卡”(NANGKA),已到達萬寧市偏東630km處,繼續以25km/h向萬寧市靠近,最大風力不變。
12日晚上21:00,浪卡移動到距萬寧市偏東約440km處,最大風力8級,最大風速20m/s,中心氣壓992hPa,繼續以22km/h向萬寧市方向移動風力會繼續增強。
預計13日早上會升級為強熱帶風暴級,在傍晚前后,“浪卡”將在海南陵水到文昌一帶沿海登陸,預計登陸時最大風力10-11級,風速25-30m/s。
在12晚到13日晚,廣東南部沿海和海南島中東部地區較強降雨,部分地區會有暴雨(50-80毫米),下圖深藍色區域,如果處在這些地區的同學做好準備。
那么問題來了,中秋已過,天氣已經轉涼了,為什么還會有熱帶低壓,還會產生臺風?
其實在熱帶地區,只要緯度高于5°,海水表面溫度高于26.5°C并且深度在60米左右,即有可能形成熱帶氣旋。要求緯度高于5°是為了提供足夠的科里奧利力,即地轉偏向力,這是由于地球自轉時,不同緯度的表面線速度不一致導致的速度差,產生一個偏向的力,這樣會使隨地球自轉的大氣中更容易產生氣旋。
從上面的圖可以看出,北半球形成的氣旋將會是逆時針旋轉的,看看“浪卡”的衛星云圖:
至于另一個條件海水表面溫度26.5°C以上,是為了產生足夠溫度和濕度的空氣,從而形成氣旋,當氣旋形成后,其中心會產生低壓區,高速旋轉的氣旋會翻動海面,中心低壓區也會把氣旋經過的海面抬高,導致海水劇烈翻騰,如果溫暖海水(26.5攝氏度以上)的深度不足(低于60米),翻起的低溫海水將使海面快速降溫從而使剛形成的低壓氣旋消失。
如果條件充足,熱帶低壓氣旋就會不斷加強,直到達到熱帶風暴級別(8級)即可登記為臺風。
而很明顯,目前熱帶海洋上依然有足夠的高溫能形成熱帶氣旋,因此,入秋后依然能形成臺風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