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援疆回來有什么好處—警察援疆回來可以去局機關嗎
馬歡歡同志2021年9月進疆工作,2022年1月返閩,進疆前任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人民法院生態環境審判庭副庭長、三級法官,進疆后任瑪納斯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職務,主要分管民商事審判工作。
援疆感悟
從東南沿海到西北邊陲,從滿目蒼翠到茫茫戈壁,秋去冬來,寒來暑往,光陰從指間不經意地劃過。
出發時,帶著組織的重托和些許忐忑,帶著對家人的依依不舍,踏上奔赴新疆瑪納斯的路程。不曾想能否適應高海拔、大風沙,也不曾想過來去的得與失,只因自己是三明援疆人,不問前程,但行前路。
滿滿的愛
初到瑪納斯,對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因為時差的緣故,晚十點才夕陽西下,異常干燥的氣候,讓身為北方人的我,也感覺到了不適。
條件雖苦,人情卻暖,作為三明法院首批掛職瑪納斯法院的女干警,他們總是對我們更加關愛。
瑪納斯法院黨組書記、副院長馬國棟經常關心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政治處主任毛玲玲時常會跟我們拉家常;閑暇時,家住石河子的劉敏庭長會帶我們去幸福路的小吃街逛逛;寒冬里,熱心腸的梁利庭長接我們上班,帶我們滑雪,下雪天,我們驅車來到北五岔法庭,豪爽的韋圭秤庭長用鐵鍋燉大鵝招待我們;曾在漳州法院掛職過的錢江專委更是對我們親切感滿滿......
瑪河有道,玉律鑒明
在瑪納斯法院,處處留有我們三明法院援建的痕跡。立案大廳背景墻留有“三明中院”字樣,提及過往的援疆干部,他們總是念念不忘。在這里,我們開啟了早十點晚十點的上下班模式,以學習鍛煉的心態與大家溝通交流,主動認領工作任務,加強對分管工作指導,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主動參與辦理案件40余件,參與法官專業會議和審判委員會會議討論10余次。
在這里,文化品牌建設與審執工作深度融合,瑪河有道,玉律鑒明,所謂“道”者規則法則也,所謂“玉”者透明公正也,正是這樣的精神文化引領,瑪納斯法院深耕主責主業,聚焦質效提升,在服務大局中彰顯司法擔當。
新疆是個好地方
新疆是個好地方,沒有去過新疆,不知道祖國有多大,這里占據國土面積的六分之一,這里邊界線綿延五千多公里。我去過多彩斑斕五彩灘,到過人間凈土喀納斯,探訪圖瓦人居住的禾木村,走進雅丹地貌魔鬼城。但遺憾沒能去塞外江南——伊犁去看看,想去看看美麗的那拉提草原,想去拜訪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還想去賽里木湖聽聽唯美的愛情傳說......細思量,人生不必那么圓滿,留有遺憾是為了更好的遇見。
離別時,總是帶著各種傷感。在歡送會上,馬國棟書記向我們頒發了自治區高院制作的援疆紀念章以及瑪納斯法院制作的工作剪影紀念冊。
在紀念冊上,馬國棟書記親切寄語:“明法援瑪擔使命,勤勉敬業踐初心,業精績優作風好,家和業順節節高”;朱新伊院長深情祝福:“依依不舍話離別,念念不忘援疆情”。我們在臺階前合影留念,我們相約在福建,但我知道這可能是一種美好的期盼,也許我們會很快相見,也許此生不會再見,但這并不影響我關注瑪納斯法院的發展,就像他們牽掛著我的成長一樣。
去援疆,我從不后悔,也不覺得自己有多么辛勞,因為我只是短暫的在這里工作、生活過,而他們終生都要奉獻在這里,我又豈敢標榜功績,訴說辛苦,說到辛苦,辛苦的付出往往不會被結果辜負。
1月28日,馬國棟書記發來微信,瑪納斯法院名列2021年度基層法院綜合工作考核得分第一,微信里寫到:“成績里凝結著你的辛勤汗水,衷心的感謝你的無私奉獻”。得知這一消息,我由衷的為瑪納斯法院感到高興,同時,深感他們沒有忘記三明援疆干部,在第一時間同我們分享喜悅。天山金鳳凰,碧玉瑪納斯,這座城,我們來過,這群人,記住了我們奮斗的模樣。
人在世俗難免被世俗所擾,身在人群少不了被人評頭論足,但人還是要有點家國情懷,當我看到克州大叔向游客亮出,當我看到溫泉縣牧民策馬扛旗護送奧運健兒出征,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動,皚皚白雪中出現的那一抹中國紅,讓我看到了民族團結的雙向奔赴。如此安定團結的局面,少不了天山南北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辛勞付出。他們的辛苦無法用語言表達,非得親自前往,感受一場,在這里,向他們學習,向他們致敬。
援疆路,一起走過,援疆情,此生銘記。
文稿來源:泰寧法院 馬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