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推進5G輕量化技術演進-工信部推進5g輕量化技術演進措施
8月底,工信部公開征求對《關于推進5G輕量化(RedCap)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的意見。
5G輕量化(RedCap,ReducedCapability的縮寫)技術是5G實現人、機、物互聯的重要路徑。5G RedCap的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將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推進5G RedCap技術演進、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將促進5G應用規模化發展。
為何要給5G做減法
如今,人們對5G網絡并不陌生。5G定義了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延遲通信(uRLLC)三大應用場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差異化需求。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表示,5G已經成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也是推動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關鍵驅動。
然而,隨著技術應用的深入,在視頻監控、可穿戴設備等一些中高速應用場景中,5G并不能滿足其需求,5G技術需要進一步優化。因此,第三代合作伙伴項目(3GPP)在Release-17(R17)版本中定義了“輕量化5G RedCap技術。
浙江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黃崇文表示,理論上,5G最高網速可達10Gbps,但是對普通用戶而言,目前大部分5G應用場景并沒有如此高的用網需求。而實際上,相比速率,許多應用場景更在意功耗和成本。RedCap可以讓5G能更簡化,功耗和成本更低。雖然刪減了配置,但RedCap依然保留了5G原生網絡低時延、大上行、高可靠性等基本性能,和4G等相比依然具有明顯優勢。因此,業界對其寄予厚望。
產業發展提速
近年來,RedCap產業生態建設不斷提速。
中國移動在中國移動第四屆科技周暨戰略性新興產業共創發展大會上攜手產業鏈十余家合作伙伴,發布5G RedCap技術“1+5+5”創新示范之城,為產業鏈上下游提供技術試驗和應用示范平臺。
“1+5+5”創新示范之城包含1個產業集群創新中心、5個技術創新之城、5個應用示范之城。具體而言,在1個產業集群創新中心方面,依托中國移動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和端到端產品能力,為產業鏈生態伙伴提供5G RedCap測試驗證、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服務,立足重慶,輻射全國;在5個技術創新之城方面,中國移動在上海、廣東廣州、浙江寧波、湖南岳陽、湖北十堰構建5G RedCap試驗示范網,開展新技術、新產品試驗,加速推動網絡、芯片、模組、終端成熟商用;在5個應用示范之城方面,打造一批5G RedCap標桿項目,引領行業應用創新,中國移動打造浙江杭州視聯之城、江蘇蘇州工業之城、福建寧德海域之城、浙江寧波園區之城和廣東深圳創新之城,著力推進5G RedCap創新應用,提升城市治理成效,持續釋放5G社會價值。
天翼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行業研究總監李喆表示,中國電信的RedCap的產業推進將以場景方案為牽引,以生態建設為基礎。在場景方案上,形成從場景需求挖掘到場景標桿打造,再到場景規模復制的發展路線,不斷推動基于RedCap的端到端解決方案與場景應用深度結合。在生態建設上,以檢測認證、行業孵化和生態匯聚為抓手,促進產品優化和加強各方深入合作,打造雙贏局面。
中國聯通在2023年世界移動通信展期間,發布了全球首款通用型5G RedCap商用模組NX307。該產品支持5G主流商用頻段,重點面向工業、電力及車聯網等行業領域,滿足行業客戶對輕量化5G模組的需求。
根據《通知》,到2025年,推動5G RedCap芯片、模組、終端等產業關鍵環節成本持續下降,終端產品超過100款。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實現5G RedCap規模覆蓋,5G RedCap連接數實現千萬級增長。5G RedCap在工業、能源、物流、車聯網、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應用規模持續提升。遴選一批5G RedCap應用示范標桿,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解決方案,打造5個以上實現百萬連接的5G RedCap應用領域。建設面向5G RedCap產業發展的技術和應用創新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培育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
中國聯通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仇劍書表示,中國聯通已全面啟動“5G RedCap輕聯萬物2025”行動計劃,以技術能力為引領,網絡建設為基礎,加速推進包括工業網關、電力網關、攝像頭、車載終端在內的場景應用。中國聯通在生態合作、標準推進、技術創新等方面全力加速RedCap的商用進程。
5G RedCap的發展將有望進一步激活5G市場,解決目前物聯網終端功耗大成本高的問題,覆蓋40%~50%的5G中速率場景,為5G規模發展帶來新機遇。5G RedCap發展已進入快車道,需要持續推動5G RedCap標準制定,完善產業體系,加快網絡能力升級和應用創新,未來發展能否達到預期,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