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新能源汽車電池多少錢,威馬汽車電池是什么牌子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率急劇上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新能源汽車來享受其節能、減排和經濟性的優勢。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一個嚴重的問題逐漸浮現:電池退役。
據最新數據,我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已從2015年的58萬輛迅速增長至目前的1600多萬輛。這導致了電池退役的問題逐漸擴大,專家預測到2025年,每年退役電池的數量將從目前的20多萬噸飆升到78萬多噸。
“退役潮”正席卷著新能源汽車電池領域,給社會帶來了挑戰與機遇。對于車主來說,這也帶來了一個難題。以往更換電池的費用高達4-5萬元,相當于購買一輛全新的汽車。因此,許多車主往往選擇出售舊車并購買新車,而不是更換電池。
然而,近兩年來,4S店更換電池的價格有所下降,但對一般車主來說,這仍然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因此,他們在更換電池和購買新車之間猶豫不決。
以一輛2015年購買的電動車為例,隨著電池使用年限的增加,續航能力開始急劇下滑,嚴重影響了正常使用。據不完全統計,僅在近幾年,中國實際回收的廢舊鋰離子電池數量達到了41.5萬噸,同比增長了75.8%。
處理和回收退役電池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對于經濟條件一般的車主來說,高昂的電池更換費用是他們難以承受的。同時,將電池交給普通回收商處理存在監管缺失和安全隱患。這些因素讓許多車主陷入困境——是承擔昂貴的電池更換費用,還是購買一輛新車?
早期新能源汽車通常使用三元鋰和磷酸鐵鋰電池,這些電池的平均循環次數在1000-2000次之間,使用壽命為5-8年。根據中汽數據,截止到2022年底,新能源汽車累計報廢了51萬輛,對應著最早一批車主購車的時間,其電池使用壽命與之前的預測基本一致。
然而,隨著電池性能的提升和材料結構的改進,近年來的動力電池壽命明顯高于預期的6-8年。例如,特斯拉提供8年無限里程質保,比亞迪提供8年或15萬公里質保,寶馬i3提供8年或10萬公里質保,威馬宣布提供動力電池終身免費質保。
電池衰減的原因包括物理因素和化學因素。簡而言之,電池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可循環鋰量降低、電解質與鋰產生副作用、電池內阻增加等問題,從而導致電池損耗。這些因素導致了電池容量的衰減。根據法規規定,當電池容量衰減到新電池狀態的80%以下時,電池應被退役,不應再用于新能源汽車。
然而,盡管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壽命和續航能力不再是令人擔憂的問題,但車主仍需關注電池的使用情況并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如果駕駛習慣良好并關注電池的使用情況,超過8年的使用壽命是完全現實的。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動力電池的回收再利用也成為了行業關注的焦點。退役電池可以通過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等方式進行再利用。一塊退役電池可以再利用率高達60%甚至更高。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的產業鏈,包括退役電池提供商、回收設備供應商、技術提供商、回收拆解工廠、標準檢測方和電池制造商等各個環節。隨著退役電池數量的增加,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市場有望突破1000億元。
然而,在面對退役電池數量增加的同時,還需要建立統一規范的回收標準并確保全程可追溯的回收渠道以及有效的監管體系。這不僅決定了回收成本,還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同時,對于動力電池的回收再利用技術也需要在未來繼續進行深入研究和完善。
首批動力電池的退役潮雖未如預期般混亂,反而激發了更多的技術進步和發展機遇。汽車制造商致力于提高電池壽命及續航能力,不斷升級技術、優化服務體系,積極尋求突破。
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企業得以蓬勃發展,不斷實現創新突破,推動整個行業穩步向前。
回收再利用市場呈現活躍態勢,眾多企業已積極部署回收戰略并取得顯著成果。然而,市場參與者眾多,尚存在部分混亂現象,如不規范的小作坊等。同時,回收過程中的環境問題亦不容忽視。
國家正逐步出臺相關政策以解決這些問題,但這需要一定時間方能見效,且需細化執行并加強有效監管。
展望未來,亟待立法加快回收再利用相關法案的制定,以加速回收再利用體系的建立健全,同時鼓勵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變革,以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更加健康地發展。
總的來說,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退役與再利用問題頗具挑戰性,但也孕育著巨大機遇。在不斷的技術進步和政策支持下,我們完全有理由期待一個更加可持續和環保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