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步步推進的成語_形容一步一步推進的成語
“陳書記,今天廣告公司送過來的標識牌不規范,標識和文字布局間距有問題,申請重新制作。”一大早,四航局安徽引江濟淮項目安全員金雨來就跑到項目書記陳劍鋒的辦公室說道。“你平時大大咧咧的,這么小的細節居然也能發現?”陳劍鋒打趣道。“項目執行集團品牌視覺識別標準化9個月了,我對標準早就熟記于心了。”金雨來自豪地說。
安徽引江濟淮工程是國家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標志性工程,也是交通運輸部第一批“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示范項目”,項目完工后可通行千噸級船舶,成為平行于京杭運河的第二條南北水運大動脈。2022年9月,該項目被列為集團品牌視覺識別標準化行動第一批試點項目。面對人員著裝情況、品牌標識使用等內容大范圍的整改,又作為試點“先鋒兵”缺乏可供參考的經驗,項目部的“煥新”之旅充滿挑戰。
“我們建設的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點示范項目,做到標準化更有利于塑造我們一流的企業品牌形象,借著這個契機,我們一起推動項目規范化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在項目部全體職工大會上,陳劍鋒吹響了貫徹落實視覺識別標準化的號角。
面對龐雜的整改內容,如何學深悟透并落實到位成了棘手的問題。“很多內容都是新的,于是我們把手冊逐字逐句地研讀,只要看到項目與手冊不一致的地方,就用筆把它記下來。”陳劍鋒介紹道。工作小組“摸著石頭過河”,將工作職責細分落實到個人,并積極溝通交流,匯報整改進度,一步步推動整改落實。靠著這種一絲不茍的精神,項目部在3個月內完成了100多項內容的整改,營區和施工現場面貌大變樣,初步實現了項目視覺識別標準化。
在第一輪大規模整改后,工作小組還是在一些細節上發現問題。在一次現場帶班檢查中,陳劍鋒總感覺刀旗有問題,他馬上掏出標準化手冊對比,原來是刀旗上的企業標志組合圖形與文字高度比例出錯了,沒有嚴格按照常規比例印刷,如果不是仔細對比很難發現。“推進規范標準化建設只有進行時,我們絕對不能懈怠,要想辦法找到這些‘漏網之魚’。”陳劍鋒決然地說道。于是,他動員項目全體員工隨身攜帶手冊,共同在項目部和施工現場“找茬”,發現問題標識可通過手機拍照“取證”發到項目管理工作群,并督促標識整改進度。在項目員工練就的“火眼金睛”下,10多處隱藏在角落里的不規范標識很快被整改。
在6個多月的持續整改后,陳劍鋒意識到,只有推動品牌視覺識別標準化在員工群體中入腦入心,才能轉化為全員的行動自覺。在項目的精心籌備下,視覺識別標準化知識競賽拉開序幕。“反光衣錯了,后面沒有中國交建的標識和文字。”一支參賽隊伍立即搶答。“志愿者的藍馬甲有問題,標準顏色應該是‘中交藍’,這版有色差。”另一支參賽隊伍不甘示弱,馬上進行了補充。比賽現場熱鬧非凡,各支參賽隊伍激烈比拼角逐“視覺規范之星”。陳劍鋒說:“像這樣的知識競賽,我們在今年連續開展了3場。我們驚喜地發現,員工們都變成了視覺識別標準化的專家。”
如今,項目部外觀、庫室標識整齊劃一,“中國交建”的規范標識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展現了識別度高、規范性強的新形象。“項目面貌煥然一新,員工的工作熱情都提高了不少,把中交人的精神面貌和風采詮釋得更加到位了。”陳劍鋒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