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區哪個鎮最好,大興區哪個鎮最好玩
機場拆遷、百姓上樓、經濟騰飛……黨的十八大以來,“京南門戶”榆垡鎮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鎮黨員干部群眾,頑強拼搏、接續奮斗、搶抓機遇、砥礪前行,推動榆垡鎮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開創新局面,邁入了跨越式發展新階段,實現了破繭成蝶的華麗轉變。
“鳳凰展翅”榆垡護航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關懷、親自推動的首都重大標志性工程。十年來,榆垡人民作為親歷者,見證了大興國際機場的從無到有,同時保質保量完成各項服務保障任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甘于奉獻的榆垡精神、展現了顧全大局的榆垡風格、彰顯了使命在肩的榆垡擔當,見證了“金鳳凰”的展翅高飛。
▲回遷小區
2012年,為確保北京新機場順利開工建設,榆垡鎮緊鑼密鼓地開展各項準備工作;2013年,北京新機場建設指揮部落地榆垡;2014年,北京新機場奠基開工;2015年,僅用42天完成11個村5356戶民宅拆遷,創造出“榆垡速度”;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2016-2020年)》;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新機場安置房項目,關心群眾搬遷安置;2018年,榆垡鎮完成噪聲區 12個村的搬遷,僅用15天完成機場紅線內1.04萬套房屋的回遷入住;2019年9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宣布機場正式投運;2020年,臨空經濟區管委會落地榆垡,標志著臨空經濟區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同年,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揭牌,榆垡鎮成為“兩區”建設的高地;2021年,順利完成12個村1.1萬套噪聲區安置房的回遷工作;2022年,臨空經濟區起步區涉及榆垡工業區II-01地塊、II-03地塊完成簽約,目前,臨空經濟區正在穩步建設中。
借勢臨空 經濟騰飛
這十年,榆垡鎮緊扣發展第一要務,經濟發展動能不斷增強, 財政收入由2012年的1.14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3.5億元,增幅達到207%。2022年1-10月,財政收入已完成3.73億元,經濟發展形勢持續穩中向好。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2016年,中航油(北京)機場航空油料有限責任公司落地榆垡,掀開了榆垡鎮發展臨空經濟的序幕。隨后,榆垡鎮依托“ 兩區”建設發展優勢,建成并啟用臨空經濟創業發展中心,以臨空產業、高端醫療研發等高新產業為招商方向,著力打造招商引資新平臺。2020年,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首都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京首都機場動力能源有限公司大興國際機場分公司等航企航司紛紛落地榆垡,臨空產業加速集聚。2021年,新增注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企業26家,新增入庫項目30個,全區鎮街財源建設評估得分第一。2022年,繼續保持良好態勢,新增注冊企業566家,其中注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134家,榆垡鎮財源建設全區排名第一。
幸福指數 穩步提升
說起十年前的榆垡鎮,土生土長的榆垡人白國強直搖頭。他說:“ 十年前,坐公交車去黃村上班,早晨6點就得起。如今‘金鳳凰’來了,榆垡也‘ 起飛’了。現在,大興機場高速、京開高速全部通車,從機場出發,開車20分鐘都能進五環了!另外還有軌道交通大興機場線和京雄鐵路,現在出門別提多方便了!”更令白國強和鄉親們興奮的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成后,家門口的就業崗位多了起來,曾經開過鏟車、出租車的白國強,現在成了機場貨運部的地勤司機,離家近,待遇也不錯。據了解,榆垡鎮結合新機場崗位需求,針對性地開展技能提升培訓,強化本地農村勞動力公益性崗位兜底幫扶,僅2022年,就借助機場解決了本地區1600余名勞動力就業,讓榆垡百姓能夠就近上班、穩定就業。
▲榆垡鎮全貌
隨著安置房相繼建成,白國強搬進了新建的回遷社區。他說現在可比以前住村里方便多了, 社區周邊配套設施齊全,超市、餐館、理發店等便民服務網點特別多。鎮內還開通了通勤公交和環線公交,解決百姓的出行難題。新建的3所中心幼兒園,新引入的北京一零一中學、海淀五一小學等多所市級名校,以及即將落戶的北京第四實驗學校,讓榆垡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此外,榆垡鎮中心衛生院進行了擴建改造,成立了大興區人民醫院南院區,完成 7 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和 32 家村衛生室建設提升,為榆垡百姓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保障。
據白國強介紹,在榆垡,不僅只有回遷居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現在村里的生活也特別幸福。34個保留村全部開展美麗鄉村建設,43個村、社區設置了政務服務站,還新建了13家農村幸福晚年驛站。每家每戶都裝有“一鍵報警”系統“,供暖報修+為老服務”可一鍵送達,一小時之內就會有人。以前最讓人頭疼的旱廁不見了,村民家家用上了“智慧農廁”,農村人再也不用為抽污水發愁了。
水清岸綠 環境改善
“……守護好這金山銀山就是我一生的責任,萬畝林海就是我的生命!”在榆垡鎮宣講會上,李書國的話讓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作為永定河林地內的護林員,他見證了榆垡鎮這些年生態環境的變遷。這十年,榆垡鎮大力實施民生綠化工程,新增平原造林3.76萬畝、平原生態林4616畝,鎮域森林覆蓋率達到38.7%,成為全區平原造林面積最多的鎮。
▲榆垡鎮平原造林
老李說,自從永定河通水之后,他現在不僅是護林員,還自愿當起了巡河員,水清岸綠,好些年沒有見過這種畫面了。十年來,榆垡鎮堅決貫徹落實河長制,切實履行鎮村兩級河長職責,常態化開展清河行動,嚴格做好小微水體專項整治,實現全鎮河道污水口動態清零,鎮域水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同時,榆垡鎮深化大氣污染防治“一微克”行動,全面推進“無煤化”工作,完成1.4萬戶煤改清潔能源工程。圍繞施工揚塵、移動污染源等持續開展整治,對重點餐飲單位油煙凈化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截至目前,榆垡鎮PM2.5和TSP濃度分別為31 微克/立方米、82微克/立方米,較自有數據統計以來,分別降低了58.11%和38.35%,環境改善幅度位居全區前列。
多彩文化 日益繁榮
文化脈搏,百年傳承。這十年間,太子務武吵子不僅擴大了隊伍,走進校園,走出國門,成為了榆垡鎮重要的文化符號,還在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同時,榆垡鎮各村還組建了高蹺等各類民間文藝隊伍80 余支,定期組織文藝匯演,使具有傳統特色的民間文化再次呈現勃勃生機。
▲太子務武吵子
榆垡鎮還積極挖掘具有本土特色的“紅色文化+永定河文化”,收集整理成教材《紅色的追憶》,列入校本課程,錄制并推廣8集平南紅色文化宣傳片。建設平南紅色文化主題教育展廳、西張華名人村史館等7個村級展館,利用鎮域內恭勤夫人謝氏墓、華黎烈士墓等多處歷史文物,形成一條“永定河紅色旅游線路”。同時,還為全鎮58個村編制《鄉村記憶》,生動再現鄉村文明發展歷程,留住“榆韻鄉愁”。
十年來,榆垡鎮積極推動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連續榮獲“國家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2020年,求賢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2021年,小黃垡、魏各莊等10個村被評為“ 首都文明村”,椿荷墅社區被評為“ 首都文明社區 ”,2022年,西麻各莊村獲得“北京市美麗休閑鄉村”稱號。
黨的建設 永葆生機
榆垡鎮黨委始終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堅持以黨建引領推動機場征地拆遷、噪聲區搬遷治理、拆遷百姓回遷、疫情防控等各項重點工作落實,高標準完成榆垡鎮黨群服務中心和廉潔文化館建設,黨建活動和廉潔文化教育有了新陣地。緊抓回遷村黨建工作不放松,各社區均成立樓門(院)黨小組,建立健全“兩委”包院、黨小組包樓、黨員包戶三級黨建工作體系,確保組織不散、陣地不丟、隊伍不亂、服務不減。
▲環境優美新社區
同時,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廉潔文化館作用, 通過正面引導和反面警示,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持續完善基層監督體系建設,大力選樹、宣傳傳承良好家風的“榆垡榜樣”,以勤廉家風推動黨風、政風、社風向上向善。
在這蓬勃向上、承載未來的京南大地上,榆垡鎮正處于大發展、大建設、大轉型的跨越式發展階段,榆垡人牢牢把握發展機遇,正在用自己的辛勤與智慧,描繪著騰發展的宏偉新藍圖。未來,榆垡鎮黨委、政府將團結帶領全鎮黨員干部群眾,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大興榆垡,為全面建成現代化京南強鎮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