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產業高峰論壇(傳媒論壇是什么級別)
魯網9月25日訊 9月24日,山東省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年會暨第六屆山東省高校影視傳媒高峰論壇在青島電影學院隆重召開。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指委主任委員、北京師范大學藝術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星,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指委委員、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旭光,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圖書館館長、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副會長兼影視史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員兼戲劇與影視分委會召集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海洲,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指委秘書長、北京師范大學亞洲與華語電影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張燕,山東省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指委主任委員、山東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山東師范大學教授馬池珠,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山東師范大學教授李掖平和山東省影視傳媒專業相關高校領導老師參加了論壇。論壇由青島電影學院副校長于永明主持。
開幕式上,青島電影學院校長王宏民致辭,他代表青島電影學院對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介紹了青島電影學院和海發集團產業鏈條的發展情況。
周星對年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介紹了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影視傳媒學科專業發展遇到的難題和戲劇與影視專業博士點的建設情況。他指出,中國影視教育發展需要有課程思政、主流價值觀、三大體系(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支撐,樹立自己的目標,才能無懼風浪,堅挺往前。
馬池珠首先對教育部戲劇與影視學類教指委領導給予山東省教指委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介紹了中國影視藝術的時代變遷,提出了新時代背景下高層次影視理論和創作人才的培養的要求,并介紹了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
周星教授作報告
李掖平教授主持
論壇部分,周星作“2023中國電影多元化與現實表現凸顯及其評價的差異性”學術報告,報告由李掖平教授主持。周星詳細介紹了2023年中國電影的發展狀態與意義,提出觀察中國電影角度和評判角度的差異性,從“創造性探索、現實表現、藝術個性”三個維度梳理總結了2023年中國電影的多元表現。
陳旭光教授作報告
孟文彬教授主持
陳旭光作“以人為本:電影工業美學的‘工作’與職業道德思考”學術報告,報告由山東政法學院傳媒學院院長孟文彬教授主持。陳旭光從電影工業美學的理論緣起、建構初衷、理論來源及其中的中國知識分子主體性表達進行系列闡述。他強調,回歸于人,關注電影生產中人的主體性,遵循基本工作與道德底線,以包容、開闊視野來面對生產,是工業美學的重要面向,理論之于實踐,不僅是方法論、理論批評化的指導,更是思維觀念的影響。
王海洲教授作報告
邱秉常教授主持
王海洲作“中國電影學派研究的發軔和發展”學術報告,報告由山東省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指委委員、青島恒星科技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邱秉常教授主持。王海洲首先介紹了中國電影市場的趨勢,指出了建設世界電影強國所亟待解決的問題,從理論建設、產學實踐、納賢育才三個方面介紹了為建構“中國電影學派”所做的工作。他指出,中國電影學派的使命是用中國方法講述世界觀眾都喜聞樂見的能體現中華美學精神的中國故事,“中國電影學派”的理論體系建構必將在理論與實踐上推進中國電影的全面發展。
張燕教授作報告
劉昂教授主持
張燕作“現狀觀察”學術報告,報告由山東藝術學院院長劉昂教授主持。張燕從社會背景、票房表現等方面梳理了的發展歷程,闡述了低迷發展狀態的經濟文化原因和政府的扶持政策。她結合具體電影案例從合拍片、新主流電影、新香港性銀幕景觀、本土人文價值和寫實主義美學、鮮浪潮等方面介紹了的發展現狀,指出的未來發展還需觀照工業體系的建立與持續。
馬池珠教授作報告
李百曉教授主持
馬池珠作“混合式一流課程建設與申報”學術報告,報告由山東女子學院傳媒學院院長李百曉教授主持。馬池珠首先分析了兩批國家級一流課程的立項數據,介紹了第三批國家一流課程申報的工作安排、推薦類型與計劃、各類型課程申報的關注點。他從傳統課堂中的常見問題、資源開發、評價方式等方面重點講授了混合式一流課程建設的申報,指出了課程與教學改革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結合自身體會指出了一流課程建設要有組織教研,體現新理念,申報書精雕細琢等實用性建議。
論壇圍繞“新時代中國影視的多元發展”的會議主題,就中國影視的行業發展、人才培養、課程建設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為山東省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未來工作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指引。(通訊員 周楠 攝影 張岳、李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