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后期管理方法-水稻如何管理
為了更加方便地閱讀到,我分享給大家的,有關農業技術方面的信息,請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水稻屬于主食之一,是世界范圍內分布最為廣泛的糧食作物,我國對雜交水稻的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為人類解決吃飯問題作出了極大的貢獻。水稻育種研究歸研究,我們農民朋友種植水稻,如何種植管理更有利于水稻增產,似乎是我們農民朋友最為關心的話題,因為水稻產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經濟效益的多少。水稻從育苗到插秧,分蘗到拔節,孕穗,抽穗,灌漿,成熟,每個環節都需要我們付出相應的投入,精心呵護下水稻才生長的更加健壯,產量更高。水稻分為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以及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的時期,在生長期開始進行幼穗分化時之前為營養生長期,之后一直到收獲都屬于生殖生長的時期。種植水稻要想達到優質高產,水稻中后期的管理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管理過程,能左右水稻能否達到理想的產量。那么水稻中后期的管理重點是防治病,蟲,草害。
水稻田間常見的病害有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白葉枯病等病害。
1,水稻紋枯病屬于真菌病害的一種,又叫云紋病,可遍布水稻的整個生育期進行危害,對水稻的葉鞘與葉片危害最重,是一個能讓水稻大幅減產的一種病害,一般年份可減產30%左右,受害的水稻結的穗從外表看正常,但籽粒不壓秤,秕谷多,千粒重明顯降低,在我國多地,水稻的紋枯病發病面積有上升的趨勢。防治水稻紋枯病,應以預防為主,在當地發病區內種植的水稻,應選擇在水稻沒有感染病害的時候進行噴灑預防,噴灑藥物的時間,要掌握在封壟之前進行。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水稻文庫命。病常用的藥物非常多,比如三唑類的乙唑醇,戊唑醇,井岡霉素與芽孢桿菌復配而成的藥劑。在沒有發病之前噴灑井岡霉素+蕓苔素內酯3000倍液,用少量的藥就可防治。
2,水稻稻瘟病屬于真菌病害,病菌傳播速度快,可借助風雨傳播,特別是遇到連續陰雨天,更適宜稻瘟病病菌傳播并發展,為了提高稻瘟病的預防效果,可在水稻抽穗前兩周和齊穗后5天左右,各噴灑一次50%異稻瘟靈+13%三環唑·春雷霉素,配制成1000倍液噴灑。能明顯提高病害的防治效果。種植的時候,選擇抗病的水稻品種,種植出來之后,能明顯增強水稻稻瘟病的抗性。同時還能防止主稻曲病。
3,白葉枯病,這種病害屬于細菌病害之一,一旦發現,應將病株周圍的水稻,都作為重點噴灑,來達到控制病害的目的。防治白葉枯病的時候,可選擇噻唑鋅+乙蒜素或者是寧南霉素+辛菌胺醋酸鹽吻合均勻后進行噴灑,每7~10天噴灑一次,連續噴灑2~3次,就有比較好的防治效果。
4,防治蟲草害,水稻田常見的害蟲有稻飛虱,稻縱卷葉螟,水稻二化螟,粘蟲,象甲。防治這些害蟲常用的藥物有10%吡蟲啉,25%補虱靈,25%噻嗪酮,噴灑藥物的時候要抓住害蟲發生初期,同時應避開水稻開花授粉階段,以防止影響正常的開花結實。水稻田間的雜草若是不消滅在萌芽狀態,一旦長成之后,會留下許多的草種子,造成除不盡的雜草出現,在噴灑除草劑,農藥的時候可選擇48%苯達松水劑+二甲四氯鈉鹽,按照說明書混配即可。噴灑除草劑需要提醒的一點就是,在噴灑之前一天進行排水,噴灑完成之后大約經過一天多才可以上水。
種植水稻的時候,以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優良品種為首選,可以盡可能地降低防治病蟲害的成本。好的,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歡迎關注,喜歡的朋友點個贊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