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的比賽技術分析,梅西絕技視頻
都在說梅西強,都在說梅西進球多,但很少有人進一步研究這位阿根廷巨星的職業生涯發展軌跡。梅西早在2000年便加入了巴塞羅那,到了2003年11月16日,他正式迎來了自己代表巴薩一線隊的首秀。截止到目前,這位阿根廷球星已經在紅藍軍團度過了整整20年的時光,他既經歷了剛剛加盟球隊時的羞澀、也經歷了異軍突起的喜悅、也經歷了成長為核心的艱辛、也經歷了如今球隊走上下滑道路的無奈。
有人說,梅西的成功來自于他精湛的腳下盤的技術,幾乎沒有人能夠在1對1的情況下限制住這位阿根廷球星的發揮;也有人說,梅西的成功來自于他位置的靈活性,別看他在戰術板上的位置是右邊鋒,但在比賽中既可以內收到中路參與包抄,也能夠回撤到中場進行組織調度。不過筆者認為,這些只是梅西成功的一個方面,這位阿根廷巨星之所以能夠名留青史,成為世界足壇近十余年來的領軍人物,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他出色的狀態保持。
上面這張圖片記載了梅西自進入巴薩一線隊以來的歷年數據,可以發現,自2009~2010賽季以來,梅西單賽季的各項賽事進球數幾乎都能保持在40個以上(僅有本賽季進球數沒有突破40)。即便在他只有21歲的2008~2009賽季,梅西依舊在各項賽事中幫助巴塞羅那打入38球,場均進球數達到0.75個。
能夠連續十余年將自身狀態保持在世界頂尖行列,放眼當今世界足壇,也僅僅只有梅西和C羅兩位球員能夠完成這一壯舉。不過相較于C羅,梅西的組織調度能力則要更勝一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位阿根廷老將在近年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轉型之路:他不會像以往一樣在90分鐘內都連續利用自身的腳下盤帶技術以及瞬間加速能力進行無解突破,而是會大幅度回撤到中場,利用自身卓越的場上大局觀以及威脅球輸送能力參與組織調度。
上面這張圖片是梅西近三個賽季的西甲熱點圖,可以發現,這位阿根廷球星進入禁區的時間已經遠遠少于他在中場停留的時間。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也非常容易理解:如今巴薩中場的實力已遠不如巔峰時期,如果梅西再像當年一樣化身為一名不折不扣的進球機器,中場隊友們是很難為他輸送出足夠質量的炮彈的。自2014~2015賽季開始,梅西在各項賽事中的助攻數都可以保持在20個左右,本賽季他的助攻數甚至上升到了25個,僅次于2011~2012賽季,在梅西職業生涯中排名第二。
梅西職業生涯的巔峰究竟在哪個賽季?這的確是一個非常難探究的問題,因為梅西始終將自己的競技狀態保持在一個極高的水準。不少球迷看到這里一定會有所疑問:探究一位球員的職業生涯巔峰有何困難?難道不是以他進球數最高的那一個賽季作為答案嗎?從某種角度上來講,這種說法有著一定的道理。但如果我們秉著刨根問底的態度進行研究的話,可以發現進球數的多少并不能成為衡量一位球員個人實力的唯一基準。
從進球數和助攻數這兩項表面數據來看,2011~2012賽季無疑是梅西的巔峰期。在那個賽季的各項賽事中,這位阿根廷巨星幫助巴塞羅那出場了58次,取得了多達73個進球以及35個助攻。無論從進球數還是助攻數來看,2011~2012賽季都創下了梅西職業生涯的個人紀錄。
不過筆者在這里需要提出一個違背主流論調的說法--梅西職業生涯的巔峰并不是在2011~2012賽季,而是在2012~2013賽季。首先,筆者認為我們在探討一位球員的進球高低時,還需要引進“效率”這一概念。換句話來說,進球數的直接體現固然重要,但一位球員花費多少時間打入多少進球在某些時候往往顯得更加重要。
在2011~2012賽季,梅西在西甲聯賽中一共代表紅藍軍團出場了37次(3270分鐘),取得了50個進球。場均進球數為1.35個,每進1球需要花費65.4分鐘。反觀2012~2013賽季,梅西在西甲聯賽中只代表紅藍軍團出場了32次,一共打進了46個進球,場均進球數為1.44個,高于2011~2012賽季;與此同時,梅西在那個賽季的西甲聯賽出場了2650分鐘,每進1球只花費了57.1分鐘,少于2011~2012賽季的65.4分鐘。
如果我們再減去梅西的點球進球數,可以發現他在2012~2013賽季的效率更加突出。梅西在2011~2012賽季的西甲聯賽中打入了10個點球,如果減去這10個點球,他的場均進球數為1.08個,每進1球需要花費81.8分鐘。梅西在2012~2013賽季的西甲聯賽中僅僅打入了4個點球,如果除去這4個點球,他的場均進球數為1.31個,高于2011~2012賽季的1.08;與此同時,梅西在2012~2013賽季每進一球只需花費63.1分鐘,遠低于2011~2012賽季的81.8分鐘。
綜合來看,梅西在2012~2013賽季的進球效率其實遠高于2011~2012賽季。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都認為近些年來的梅西已經逐漸轉型為中場,這也是他在近幾個賽季進球數大幅下滑的原因。其實這種說法是完全不對的,單從進球數這一項數據來看,梅西近些年的表現的確難以與11-12賽季以及12-13賽季媲美,但如果以進球效率為衡量標準,梅西在上賽季西甲聯賽中的場均進球數達到了1.01個,僅次于2012~2013賽季以及2011~2012賽季,排名職業生涯第3位。
從個人層面來講,梅西幾乎已經算得上是世界足壇歷史上現象級的人物,這位阿根廷球星進球如麻,但又不乏堪比頂級中場的組織調度能力。與此同時,作為一名享譽世界的超級射手,梅西也愿意在某些時候將進球機會送給位置更好的隊友。梅西的成功絕不偶然,他個人亮眼的天賦固然在這其中占據著很大的比例,不過后續對于戰術的選擇、位置的變化等多個維度的因素其實同樣重要。
我們拿2012~2013賽季的梅西舉例,除去4個點球,他在西甲聯賽中一共打入了42個球。在這42個進球中,梅西通過左腳打入了32個進球、通過右腳打入了10個進球。單從這一份數據來看,梅西是毫無疑問的左腳球員。不過了解這位球員的球迷們應該都知道,盡管梅西的慣用腳是左腳,但并不意味著他的右腳能力就遠遜于左腳。在大部分情況下,梅西的右腳也能夠保持著世界頂尖的水準。
當皮球自左路滲透到對方禁區內時,由于梅西的左腳靠近對手近門柱,盲目進行強行射門得分的概率并不大。與此同時,考慮到梅西左腳的威力早已名震世界,對手往往都會派遣多人用于針對性封堵梅西左腳的射門路線。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梅西突出的右腳能力便會得到完全的體現,左右腳出色的均衡感讓他不用過于糾結為自己的左腳尋找射門機會。一旦左腳射門空間被封堵,梅西便可以將皮球扣到右腳,隨后使用右腳完成質量同樣非常高的射門。
梅西在2012~2013賽季打進的第21個西甲進球便來自于一次漂亮的左路右腳射門。如上面這張動圖所展示的一樣,當阿爾巴將皮球交到禁區內靠左的梅西腳下時,畢爾巴鄂競技的防守球員第一時間向前飛鏟封堵住了梅西的左腳射門空間,如果梅西選擇較為單一的左腳射門無疑會被對方封擋而出。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梅西的左右腳均衡能力便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他使用左腳靈巧一扣晃過了對方的飛身封堵,隨后便徑直使用右腳爆射球門右上方死角得手。
人們在觀看梅西當賽季進球集錦時總是會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么他總是能夠在對方防守看似嚴密的三區內獲得無人盯防的射門空間?為什么對手的防守球員在面對梅西時總是會盲目后退,送給他調整腳步從容射門的時間?原因非常簡單,防守球員們都已經知道了梅西強大的左右腳均衡能力,如果他們在防守過程中盲目伸腳試圖封堵住梅西某一支腳的射門嘗試,很有可能被后者借勢輕松過掉,隨后使用逆足進行射門。
在2012~2013賽季的西甲聯賽中,梅西在左路使用右腳打進了9個進球,占據了他所有右腳進球的90%。相信不少球迷也注意到了,梅西在2012~2013賽季通過中路包抄的方式打入了多達22個進球,占據他單賽季總進球數的47.9%。一些對于梅西職業生涯履歷不太了解的球迷可能會發問:梅西在場上的位置不是右邊鋒嗎?為什么他會在中部通過包抄的方式取得這么多進球?想要探究這一問題,我們就必須介紹梅西能在那個賽季成功的另外一大原因--較為特殊的位置。
即便是一些對于梅西非常了解的球迷或許也不知道,升入巴薩一線隊初期的阿根廷人還沒有將自己的場上位置正式確定為右邊鋒。梅西在拉瑪西亞青訓營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司職左邊鋒,主教練更希望他利用自身靈巧的邊路突破以及瞬間加速能力形成下底傳中。升入巴薩一線隊后,梅西意識到完全依靠自身能力很難在巨星云集的紅藍軍團陣中立足。在當時的巴塞羅那,左邊鋒位置上擁有風頭無雙的巴西巨星羅納爾迪尼奧,后者正處于職業生涯的黃金年齡段,梅西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很難獲得足夠的出場機會。
為了進一步開發這位小將的潛能,時任巴塞羅那主教練里杰卡爾德開始嘗試改變梅西的場上位置。大概在梅西17歲的那一年,他第1次來到了右邊鋒位置,開始開發自身的左腳內切能力。隨著比賽時間的增多,天賦異稟的梅西逐漸成為了巴薩在右邊鋒位置上的首選,時至今日梅西的第一場上位置依舊是右邊鋒。
需要強調的是,盡管如今的梅西依舊在戰術板上出現在右邊鋒位置,但他在漫長的巴塞羅那生涯中還有過一次位置變更,那就是在瓜迪奧拉帳下被改造為中鋒。2008年5月9日,瓜迪奧拉正式成為巴塞羅那一線隊的主教練。盡管彼時的瓜迪奧拉還沒有任何的一線隊執教經驗,但這位球員時代便名動天下的中場巨星一成為巴薩主教練后就確定了球隊的進攻主基調--傳控。
瓜迪奧拉對著地面傳控有著極為狂熱的追求,為了實現他心目中的傳控理念,這位西班牙主教練甚至不惜清洗了世界頂級中鋒伊布拉希諾維奇。伊布離開球隊后,人們普遍認為瓜迪奧拉會將球隊此前更多使用的433陣型改變(當時巴塞羅那陣中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中鋒)。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瓜迪奧拉繼續將433陣型奉為首選,還讓此前更多出現在右邊鋒位置上的梅西來到中路,打起了中鋒。
瓜迪奧拉這一戰術舉動看似有一些瘋狂,實則充分貫徹了他對于傳控戰術的追求。左右腳能力均衡、跑動靈巧的梅西在中路往往能夠獲得更多的組織疏導選擇。更為關鍵的是,來到中路的梅西距離球門更加近,他那出色的射門能力將會得到更加全面的體現。
綜合來看,梅西之所以能夠在2009~2010賽季以后出現連續的進球數提升,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瓜迪奧拉在他的傳控體系下將梅西改造成了一位中鋒。上面這張圖片是巴塞羅那在2012~2013賽季的主力陣容,在門將位置上,巴爾德斯屢屢能夠奉獻出關鍵的撲救,力保球門不失;在后衛線方面,隊長普約爾和皮克充當雙中衛,左右兩名邊衛則分別是阿比達爾以及阿爾維斯;在中場區域,布斯克茨成為了球隊的單后腰,哈維+伊涅斯塔的黃金雙人組位置更加靠前;在前鋒線上,比利亞以及佩德羅分別處于左右邊鋒位置,在中鋒位置上則是梅西。
我們在此需要強調的是,別看梅西在首發陣容中往往處于中鋒位置,但我們并不能將他單純的視為一名傳統中鋒。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梅西在比賽過程中的戰術選擇與“偽9號”有一些類似。這位阿根廷前鋒在比賽過程中并不會長時間處于對方小禁區中路,而是會利用自身身位靈巧的特點大幅回撤到中場,和哈維、伊涅斯塔進行一些默契的小范圍配合。
梅西回撤拿球的舉動可以為巴薩的進攻帶來兩大好處:第一,對方后防線必然會跟隨梅西進行針對性的上壓,這樣的戰術策略的確能夠有效限制阿根廷人的拿球空間,卻會導致球隊的后衛線進一步暴露出身后空檔;第二,梅西后撤的舉動會讓身邊的兩名邊鋒獲得內收的空間,而阿根廷人只需要充當埋伏在隊友身后的“影子前鋒”--在短時間內突然進入防守腹地要球,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上面這張圖片便是梅西通過靈巧跑位取得進球的經典之作。可以發現,梅西在此次進攻中所處的位置完全與傳統中鋒不同,他在此前早已回到中場中路進行組織疏導,反倒是哈維第一時間進入禁區吸引了對手兩名中后衛的所有防守注意力。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梅西便可以在短瞬之間獲得足夠的接球空檔,當右路的蒙托亞將皮球以倒三角的方式找到大禁區線附近的梅西時,后者便可以在完全無人干擾的情況下從容調整腳步隨后進行射門。
前文已經收到,當梅西在進攻過程中將位置后撤時,必然會吸引對手的中后衛進行跟隨性的移動。這樣一來,對方后防線便會暴露出巨大的身后空檔,巴塞羅那的兩名邊鋒便有了更多的內收包抄空間。如上面這張動圖所示,當阿爾維斯在右路拿到皮球后,對方兩名防守球員立即封住了阿爾維斯向梅西的地面傳球路線。按照常理來講,阿爾維斯與梅西之間的傳切線路完全被封死,巴塞羅那的進攻似乎就要陷入僵局。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梅西為隊友創造的身后空檔便可以發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對手的兩名中后衛進行了位置前提,巴塞羅那的邊鋒桑切斯便獲得了反插身后空檔的機會。最終阿爾維斯直接使用傳中的方式找到了插入對方身后空檔的桑切斯,后者在接到皮球后順勢使用胸膛做給位置更加靠后的梅西。由于桑切斯的拿球將原本跟隨在梅西身旁的兩名中后衛拉扯開,這位阿根廷球星便可以在完全無人干擾的情況下從容抽射球門上角得手。
說到梅西強大的個人能力,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他突出的遠射能力。作為當今世界足壇數一數二的遠射高手,梅西的遠射兼具角度與力量,同時又能夠合理根據對方防守球員以及門將站位調整角度,可謂鬼魅無比。在2012~2013賽季的西甲聯賽中,梅西一共在禁區外嘗試了62次遠射,是西甲在禁區外嘗試遠射次數第4多的球員。在這62次遠射中,梅西最終取得了13次破門,是西甲所有球員中通過遠射取得進球最多的一位(遠射進球效率為20.9%)。
單列舉梅西一人的數據無法說明他的遠射能力,我們再來看看世界足壇另外一名巨星-- C羅在2012~2013賽季西甲的表現。在那個賽季,當時還效力于皇家馬德里的C羅為皇家馬德里在西甲聯賽中出場了34次,取得了34個進球。細看他的遠射數據, C羅在2012~2013賽季一共嘗試了124次遠射(排名西甲第1),最終僅僅只取得了6個進球,遠射進球效率只有4.8%,遠少于梅西。單從遠射這一項表現來看,梅西在當時的西甲乃至于世界足壇都處于領先地位。
為什么梅西的遠射能力如此之強呢,他的遠射方式與常規球員有什么不同之處呢?首先我們在此必須要強調一點,由于巴塞羅那戰術的特殊性,球員們在中前場往往會進行連續的小范圍快速傳導,從而對于對方的后衛線形成整體拉扯。這樣一來,類似于梅西這樣跑位靈活的隊員往往能夠獲得更加從容的遠射空間,他們的遠射質量自然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當然了,依靠隊友之間的協同跑位獲得遠射空間只是非常次要的一個因素,梅西的遠射進球數之所以那么多,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來自于他精妙的腳法。了解梅西技術特點的球迷們應該都知道,這位阿根廷球星的射門并不以力量聞名,而是通過腳腕的靈活變化達到追求極致角度的目的。與此同時,梅西堪比“上帝視角”的場上視野也能讓他在射門前觀察到守門員的撲救移動,從而打向反角。
我們來看梅西在2012~2013西甲聯賽中打入的一記精彩遠射,如上面這張圖片所展示的一樣,當梅西在大禁區外圍獲得足夠的射門空間時,他并沒有盲目急于起腳,而是率先觀察到了對方門將站位靠近近門柱,隨后靈巧轉身使用左腳兜射球門遠角得手。這種通過觀察門將站位合理選擇射門路線的戰術策略是梅西的一大特色,需要大腦和肢體形成高度一致的配合,在比賽過程中具有極高的實施難度。
除了這種常規意義上的兜射,梅西還有一大極具特色的遠射方式--貼地斬。貼地斬其實算得上是當今世界足壇中撲救難度最高的一種射門方式,原因非常簡單:守門員在撲救過程中需要下地,這必然會增加撲救時間,側面給守門員的判斷意識提出更加嚴苛的考驗。不過綜合來看,這種遠射方式在世界足壇中并不多見,其原因就是對于皮球的運行角度要求較為嚴苛。如果沒有辦法打出角度極其刁鉆的貼地斬,對方門將很有可能用雙腳就能封擋射門。
我們來看上面這一張動圖,當梅西在禁區弧頂接到蘇亞雷斯的直塞球后,立即受到了2~3名防守球員的包夾限制。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梅西非但沒有因為對方防守球員的干擾而出現技術動作變形,反而還在連續的閃轉騰挪之后觀察到了球門的方向,隨后用一腳精準十足的貼地斬將皮球送入球門左下方死角。
作為一名世界頂級的球星,除了高昂的進球數,梅西另外一大惹人注意的特點便是精湛的盤帶能力。早在遙遠的2009~2010賽季,梅西在當賽季西甲聯賽中的場均過人數就達到了驚人的4.1次,全賽季總過人數達到了123次,排名西甲第1位。需要強調的是,職業生涯早期的梅西更加偏向于一名純粹的突破型邊鋒,這便是他過人數極其高昂的一大重要原因。
不過讓人驚訝的是,隨著梅西的技術特點更加偏向于團隊,他得過人數不僅沒有絲毫的下滑跡象,反而還呈現節節上升的態勢。在本賽季的西甲聯賽中,這位阿根廷巨星場均完成了5.7次過人,全賽季總共人數達到了驚人的182次,幾乎是排名第2位的費基爾的兩倍(費基爾在本賽季完成了98次成功過人)。
能夠在長達十余年的時間中始終保持著如此高效的過人能力,梅西必然已經尋找到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比賽方式。對于這位阿根廷巨星了解較多的朋友們一定知道,梅西的過人數雖然高昂無比,但他并不是一位極其喜愛使用所謂花式的球員。縱觀梅西多年的職業生涯,他的過人并不會依靠眼花繚亂的花式動作,而是更加依托于利用局部范圍內的連續變向。
梅西這種盤帶方式看似簡單,實則具有極強的不可預知性,對方防守球員在面對他時往往不敢輕易上壓,只能以非常被動的方式進行連續退防。當對手防守球員因為盲目退防而送給梅西足夠的觀察處理球時間時,后者精湛的射門腳法以及威脅球傳遞能力便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體現:他既可以利用自身的個人能力進一步向前,最終尋求射門空間;也可以利用自身對于皮球的極強控制力吸引對方防守注意力,轉而為周邊的隊友創造出更多的前插要球空間。
梅西精妙的盤帶能力不僅為他帶來了許多的射門空間,更為關鍵的是讓隊友有了更多跑位的選擇,梅西的威脅球傳遞能力因此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我們來看一下梅西自2010~2011賽季以來的組織串聯數據,他在2010~2011賽季就創造了22次絕佳進球機會,排名同位置所有球員中的第1位;與此同時,梅西在當賽季的場均關鍵傳球次數達到了兩次,同樣能夠排到同位置所有球員中的前列。
縱觀梅西職業生涯,他在單賽季完成的絕佳機會創造次數以及場均關鍵傳球次數基本上都能排進同位置前二。這一項突出的數據既與梅西卓越的大局觀有著很大的關系,也離不開他盤帶技術對于對方整體防線的牽扯。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梅西應該算得上是當今世界足壇進攻能力最為全面的鋒線球員了。他既是一位進球如麻的超級射手,也是一名堪比頂級中場的組織大師。隨著年齡的增長,梅西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轉型的道路,如今的他已經沒有辦法在90分鐘內保持類似于以往的高強度沖刺,他更多需要在某些時候主動節省體能,用于應對突發情況。
有人說,梅西在場上的比賽態度有一些過于“懶散”。作為巴塞羅那的隊長,他應當表現出更加具有領袖精神的態度。不過對于這樣一位已經33歲的老將來說,根據周邊情況以及自身身體狀態合理調整比賽策略是他能夠多年躋身世界頂級球星的一大關鍵法寶。梅西清晰的認識到如今巴塞羅那的中場早已不具備當年的威力,自身必須在比賽過程中長時間回撤到中場進行組織調度。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節省體能便成為應對漫長賽季的一個關鍵環節。
縱觀梅西在本賽季的西甲表現,盡管他的跑動距離在所有前鋒中位于墊底位置,但這位阿根廷巨星所取得的最終成績依舊輝煌無比。他在32場比賽中打進25個進球,成功奪得本賽季西甲金靴。與此同時,梅西還在本賽季西甲中完成了21次助攻,成功奪得西甲助攻王稱號。梅西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絕非偶然,全面的技術能力是其中極為關鍵的因素。
在巴塞羅那進入更新換代的今天,老將梅西肩上的擔子依然沉重。我們真誠祝愿這位阿根廷巨星能夠頂住當下的重壓,幫助紅藍軍團完成現階段艱難的更新換代任務,重新找回當年的巔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