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對中國的幫助有哪些-以色列對中國的幫助有哪些?
巴以沖突發生后,由于以色列在道義方面實在很難站得住腳,其在中國輿論場上的支持者,被正義的中國網友駁得體無完膚,于是開始編造大量謠言稱以色列對中國十分友好。更有甚者,他們還試圖借謠言勾起中國人民樸素的感恩情節,在巴以之間選邊站隊。
以色列對中國有恩的謠言太多了,幾十年在《讀者》和《知音》的洗腦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成為其俘虜。如今輿論場上有人稍微帶個頭,立即應者云集。比如唐山大地震以色列捐給中國一億美元、以色列對中國軍事現代化功不可沒等等,事實證明全是謠言。
唐山大地震發生后,中國政府拒絕了所有的援助,以色列是用什么神術捐給中國人民的?我查了一下,以色列1976年的財政收入僅20億美元,自己因戰爭窮得尿血,需要美國輸血,他們怎么可能拿出5%的財政收入捐給中國,但凡長個腦殼就不會傳播這種謠言。
以色列對中國軍事現代化功不可沒,其中最主要的證據就是以色列將“幼獅”戰斗機圖紙給了中國,然后我們才有了殲10。這個謠言,殲10戰斗機總設計師宋文驄專門進行了澄清,反駁抄襲論。一些人自己不自信,硬要給中國戰斗機找爹的行為著實可惡。
在中以關系友好的時候,人們對這種謠言的警惕性很低,大伙辟謠的積極性也不高。加之以色列與美國的關系擺在那,慕強媚強者們甚至覺得能與這種謠言沾光是自己的榮耀,采取各種手段加以掩飾,對少數清醒的辟謠者從各個角度進行打擊。
實事求是地說,我們中國愿意不受任何第三方因素影響,與世界上所有國家發展友好關系,對以色列同樣如此。但以色列發展與中國關系,明顯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其外交政策與美國高度同步,在這一點上甚至超過了日本與韓國,這可能是很多中國人不了解的。
美國讓日本和韓國反華,這兩個國家有時可能基于自己的利益,還表現得有點不情不愿,特別是在半島問題有求于中國的韓國。但以色列卻完全不一樣,他們的對華政策調門基本與美國同步,只是他們的操作手法比較精妙和隱蔽,以致讓中國人微不可察。下面試舉幾例:
以色列在美國的壓力下,撕毀與中國預警機的合作合同,并將之轉售印度。這么不友好的行徑,卻被我們一些人用以色列賠償了中國輕輕帶過,反而還幫以色列樹立講信譽的形象。大伙不知道的是,以色列本來應該按合同賠償20億美元,最后耍賴僅僅賠償3.5億美元。
而更重要的是,以色列這種不守信譽的做法,延誤和遲滯了中國關鍵武器裝備的研發和列裝。大家覺得,到底是以色列迫于華盛頓的壓力放棄對華軍售,還是和美國唱雙簧呢?而以色列將本應該裝備中國的預警機,轉售給我們的戰略對手印度,這又是幾個意思。
2003年,中國將一批“哈比”無人機送回以色列返修,結果被美國施壓扣留。在中國的強烈反對之下,鬧出沸沸揚揚的“哈比無人機事件”。以色列迫于壓力,最終雖然沒有將這批“哈比”無人機扣留,但也沒有給中國維修。
而上面這兩條都算不得什么,以色列明里暗里與臺灣眉來眼去才是最可惡的。
今年8月,以色列議員約萊·赫爾扎努組團竄訪臺灣地區,與島內頑固分裂分子會面,將臺灣稱之為國家,并向臺當局推銷以色列的武器系統。赫爾扎努作為政治人物,可不是什么阿貓阿狗。而臺灣的無人機、潛艇、導彈等武器的研發,都有以色列暗地里的技術支持。
由此可見,以色列對中國遠遠沒有想象的那么友好,而中國公眾之所以對這個問題看得不是那么清楚,原因有三:
一是精明的以色列行事較為低調,比如他們支持“”,站隊美國抹黑“新疆人權問題”,在疫情中歧視中國人等行為,都是“鳥悄地進行,打槍的不要”;二是以色列的宣傳,當然這得歸功于猶太資本控制的西方媒體和國內的殖人;三是由于以色列沒做反華最突出的那一個,其國家實力也不足以對中國構成重大挑戰,我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與其計較。
以色列之所以與華盛頓的外交政策高度同步,主要是其國家生死存亡完全系于美國。中美關系友好,中以關系自然友好,一旦中美關系撕破臉,我們對以色列就不要有絲毫幻想,我文章中的所有事實都指向這一點。
以色列這個國家,別看在美國支持下對周邊阿拉伯國家頗有威脅,但對我們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遠遠不夠看。對于這樣的國家,能成為朋友最好,成不了朋友不要成為敵人就行。在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顯然與中國有更多的共同利益,這一點我們應該清楚。
去年,中國與以色列的外貿總額才200多億美元,與阿拉伯國家則達到了4000多億美元。看到沒有,我們在阿拉伯國家的經濟是20倍于以色列。如果大家光看輿論場上的那些聲音,會覺得以色列遠比阿拉伯國家對中國更重要。
利益,才是國家友好最重要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