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親自下令日本拉響警報;岸田文雄擔任日本首相
岸田親自下令,福島核污水第二輪排海計劃正式啟動。不到12小時,日本海域拉響海嘯警報,國際社會發聲抗議。第二輪核污水排海計劃都有哪些細節?國際各界對日本政府此舉的態度又是怎樣的?
據日本媒體消息,當地時間10月5日上午,岸田政府正式下令啟動了福島核污水第二輪排海計劃;消息稱,本輪計劃排海核污水總量為7800噸,預計排放周期在17天左右,與首輪排海計劃基本保持一致。
對于首輪核污水排海結束還不到一個月,日本政府跟東京電力公司就急于啟動第二輪排海計劃的舉動,日本國內及國際各界都傳出了不小的反對聲浪。4日當天,就有部分日本反核民眾自發聚集到東電公司總部門前,要求立即終止排海計劃。
同一天,俄方發言人扎哈羅娃也公開表示,莫斯科方面贊同中方對日本核污水排海問題的提議,建議日本“內部消化”核污染水,同時呼吁日方表現透明度,向所有利益相關國提供排放水樣的完整信息。
透過上述發言,不難看出日本政府雖極力“洗白”核污水安全性,強調排海計劃絕對安全,國內外的質疑之聲卻并未隨之減少。畢竟核污水排海計劃啟動不過2個月,就有約1.5萬噸巨量核污水流入太平洋了,而目前的的核污水庫存總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30萬噸,全部排放入海需要至少30年時間。
除此之外,如何處置核污水排海計劃啟動后空置的儲水罐及由此產生的廢棄物也是一個難題。從目前獲知的消息來看,東電公司在污染物處理、堆放等問題上依舊“尚無定論”,這很難讓本國民眾及國際社會感到滿意。從上月末公布的民調統計數據來看,6成以上福島民眾認為岸田政府和東電公司在核污水排放問題上的說明并不充分。
相當巧的一點是,福島核污水第二輪排海啟動前后,日本東南海域先后發生了一場6.2級地震跟一場6.6級地震,日本氣象部門已向相關地區發出海嘯預警。從相關部門公布的信息來看,兩次地震分別發生在本輪核污水排海計劃啟動前半小時跟啟動后一小時,時間上相當接近,地點則分別位于本州東南海域、伊豆群島的無人島鳥島附近。日本氣象廳在警報中稱,海嘯帶來的大浪將持續拍打海岸,當地民眾應遠離海岸和河口,正在海中作業的人員應緊急上岸。
雖然尚不清楚兩次地震及由此引發的海嘯是否會對本輪核污水排海計劃造成影響,但這場“天災”仍然給人一種過分巧合的感覺。這種情況下,岸田政府似乎也該考慮是否要繼續這場“不得人心”核污水排海計劃了,畢竟東電公司公布的水質監測數據是否真實可信,日本政府應該是“心中有數”的。
如今,日本政府一邊在國際原子能機構大會等場合上炒作核污水安全性,妄圖施壓中方“收回成命”,一邊炒作“中國人認為核污水排放沒有影響”的假消息,妄圖“雙管齊下”,為后續進行的核污水排海計劃“洗地”。但就效果來說,岸田政府的小伎倆怕是注定落空了。
因為中方在核污水排海問題上的態度是一以貫之的,即中方堅決反對日本政府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中方指出,目前公開的福島核污染水數據都是日方自檢自測的產物,無法獲得國際社會認可。中方期望建立一套長期有效的國際監測管理體系,也希望日方率先解決鄰國合理關切,而不是將自測結果強加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