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將開放;國際空間站將向游客開放
近日,中國空間站已經建造完成,中國宣布向聯合國所有的成員國開放,包括美國。但是之前,美國曾經出臺法律,禁止中國人參與國際空間站的任何項目研究。不過盡管如此,中國人也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在太空闖出了一片天。
(中國“夢天”實驗艙對接完畢,“天宮”建成)
隨著中國“夢天實驗艙”的成功發射和對接,我國成功將中國空間站建設完畢。
10月最后一天,我國將“夢天”成功送上太空,完成了最后一個關鍵部分的發射。“夢天”艙也和“天和”核心艙按照計劃成功對接,成為“T”字形架構,結束了我國空間站建設的最后一步。
“夢天”實驗艙是今年中國送上空間站的第二個實驗艙,和此前先發射上去的生物實驗室“問天”艙不同,中國“夢天”實驗艙將作為物理實驗室,在這里,科學家們將進行材料科學、微重力等研究。
在實驗艙成功對接后,中國空間站第一階段的建設就告一段落了。2023年,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進入運營階段。
中國的“太空計劃”甚至要比美國國家航天局的計劃更早,期限更提前。比如中國以后還打算在月球上建立月球基地,在基地上安裝“哈勃”巡天望遠鏡,還打算從火星表面采集樣本……
(國際空間站)
比中國空間站建成更好的消息是,中國空間站將秉持“包容”的理念,歡迎193個聯合國會員國的到來。
中國的一位空間站設計師表示,中國的“天宮”不僅僅接納中國的宇航員,其他的國家的宇航員一樣可以來。中國愿意和其他國家合作,以鞏固自己的太空強國地位,而不是像美國一樣“搞對抗”。
此前美國在2011年時,曾以安全問題為由禁止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為此,美國還出臺了了《沃爾夫條款》,將中國排除出國際空間站研究項目的行列以外。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尼爾森表示,美國在太空強國方面本來就應該是第一,所以他完全支持《沃爾夫條款》的永久化,支持不允許中國參與國際空間站研究項目的決定。
但是現如今,中國卻在自己的空間站建成之后,表示對任何聯合國的成員都開放。中美的這一點不同充分彰顯出大國心態的不同,也將中國的氣度表現得淋漓盡致。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尼爾森)
中國空間站雖然已經對美國的航天員敞開了懷抱,但是中國的太空計劃還是引發了美國的擔憂。美國也因此更加急于建設自己的月球基地。
中國已經說明了無意與國際空間站進行競爭,但是國際空間站在2030年以后也將退役,到那時,中國“天宮”就將是圍繞地球運行的唯一的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按照原計劃應該在2015年退役,但是后來美國不斷表示,還可以延長使用,起初宣布延長至2020年,后來又宣布延長至2030年。不過是否真的能堅持到2030年,得看國際空間站的核心艙能否堅持住。
國際空間站的核心艙是由俄羅斯出資和建造的,但是現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味極濃”,讓俄羅斯重新建造核心艙不太可能。再加上俄羅斯已經正式宣布將于2024年之后,退出國際空間站,把注意力轉移到修建自己的空間站上。國際空間站可能就真的要如期退役了,到時候可能就只剩下中國的空間站了。
(意大利宇航員引用《蘭亭集序》詩句)
中國以博大的胸懷歡迎所有友好國家的到來,在地球上如此,到了太空也一樣不變。難怪之前還有一位意大利的宇航員在太空中還引用中國《蘭亭集序》中的詩句呢。中國空間站對聯合國所有成員國開放,就看美國愿不愿意來了。
(文:潤卉 審: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