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會成員國擁有否決權;安理會成員國擁有否決權是否正確
聯合國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最新的計劃可能讓安理會五常變十常,然而,中國和俄羅斯的一票否決權不容忽視,由于改革的性質已發生變化,中俄不會袖手旁觀。
聯合國的體制必須改革,這一點幾乎已經成為各方的共識,但怎么改就是另一回事。而有部分國家已經開始行動起來,試圖為自己爭取一個關鍵的外交地位,那就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地位。據參考消息網報道,當地時間9月21日,日本、德國、印度以及巴西四國代表在紐約進行了外長會晤,而這一會晤的核心議題就是一個,那是力爭讓四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按照日本外相上川陽子的提法,2025年作為聯合國成立八十周年,或是一個重要時機,四國應該就安理會的改革提前造勢。而根據德國媒體的報道,德國政府也有消息人士強調,德方會堅持申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其實,上述四國試圖入常的情緒早已非常強烈,只不過是一直沒有找到實現目標的機會。四國中的日本和德國都是全球經濟大國,尤其是日本,其經濟實力位居全世界第三,日本對于自己政治地位偏弱的現狀一直是很不滿意的,德國也是一樣的情況。至于印度和巴西,這兩個國家都是各自地區的代表性強國,而借助著發展中國家的支持,這二者也有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野心。而除去上述四國之外,非洲其實也有自己的雄心,非盟就曾提出以統一整體加常的計劃,作為非洲最強國家的南非更是躍躍欲試。如此看來,現今的聯合國五常體系,似乎有可能成為十常甚至更多,而這勢必會沖擊現在的聯合國五常的特殊地位。
不得不說,雖然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擴充成員的呼吁由來已久,但提計劃是一回事兒,實現目標就是另一回事兒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擁有特殊的政治權利,尤其是一票否決權,讓常任理事國能夠在聯合國否決極不利于自身國家利益的決議,這種權利無疑是很多國家夢寐以求的。也正因如此,一些國家想入常,勢必會受到自己反對力量的牽制。例如,韓國就不會樂于見到日本成為常任理事國,巴基斯坦也會堅決反對印度成為常任理事國,至于巴西和南非,則可能會分別受到相應地區國家的反對,畢竟大部分國家都不會希望自己的鄰國突然擁有遠超自己的政治地位。
事實上,在目前所有試圖申請入常的國家中,印度可能是最有希望的,這個國家不像日本和德國一樣有戰敗國地位的特殊限制,而實力則比巴西與南非更強。然而,印度要加入也不是那么容易,除去巴基斯坦的反對,中國的一票否決權可是不容忽視的,印度要如何說服中國,這是莫迪當局繞不開的問題。而且,安理會改革是重大的國際事務變化,需要有高度的國際共識,但現在的改革看起來性質有些變化,不全是為了聯合國更好的運作,而是夾雜了許多政治私利。
近年來,對中俄常任理事國地位的攻擊越來越多,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絞盡腦汁的想要削弱中俄的特殊政治地位。也正因如此,美國總統拜登在去年的聯合國大會上提出過拉攏多國入常的計劃,這實質上是美國想要重組全球權力分配,以間接削弱中俄的力量。對于這里夾雜政治私利的企圖,中俄是絕對不會視若無睹。對于安理會改革這個重大國際問題,各國必須負責任的實現對國際權力的再分配,絕不能輕易地被某些國家所引導,那只會讓聯合國有效且正面干預全球問題的能力被削弱,而不是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