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收復烏克蘭,俄羅斯收復烏克蘭多少領土
如今的烏克蘭東部局勢,相較于之前并沒有緩和多少,反而在各方勢力的較量下逐漸惡化,可謂是亂云飛渡,一片崢嶸。而近日據外媒稱,美國慫恿烏克蘭澤連斯基政府,針對烏東地區采取新的軍事行動。對此,烏克蘭國防部對外宣稱,一旦未來俄烏兩國爆發沖突,烏方將得到美國的支持。而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對此則稱:“美國的承諾實際在給烏克蘭“幫倒忙”。”
據俄羅斯《觀點報》4月2日報道,上周四美國防長奧斯汀與烏克蘭防長塔蘭,就雙方關切的安全防務等問題進行了通話。通話結束后,塔蘭就對外界放出消息稱,未來在烏東地區,一旦烏克蘭與俄羅斯爆發沖突,美方將會向烏方提供支持,如果俄羅斯侵略升級,美國絕不會讓烏克蘭單獨面對。
無獨有偶,澤連斯基之前一直心心念念想與拜登通話的心愿,也于4月2號得到滿足。在電話中拜登提到,美國將堅定支持烏克蘭,捍衛國家主權和維護領土完整的決心與行動,還在最后刻意強調了一句,白宮將會重塑美烏雙方“戰略伙伴”的關系。果然,吃下“定心丸”的澤連斯基,第二天一聲令下,位于烏東前線的烏克蘭軍隊,隨即向位于頓巴斯附近的親俄武裝勢力開火轟炸,據悉,還首次動用了122毫米大口徑火炮。作為回應,親俄武裝勢力以牙還牙,雙方戰況激烈,相持不下,烏東局勢也漸漸升溫。
烏克蘭這波主動攻擊,雖然是在背靠美國這座大山的情況下進行的,看似行云流水,底氣十足,但實際已經犯下了大忌。從去年7月22日所達成的《頓巴斯停火協議》這個大背景下來看,這是烏、俄、歐安組織三方共同努力推動下,來之不易的產物。此協議既是緩兵之計,也是降溫良策,最大的收益者自然是烏克蘭政府,它的簽署至少能讓前線官兵獲得喘息之機,也可以在后續的戰略操作上獲得轉圜余地。盡管在該協議達成后,雙方互有沖突和零星交火等情況的發生,但總體局勢可控,不至于俄烏兩國見紅。
而此次烏克蘭主動挑起戰端,還使用大口徑火炮等武器,盡管打著維護領土完整的旗號。但局外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澤連斯基政府不僅狗仗人勢,而且急著向美國和北約國家遞“投名狀”。此舉違反了停火協議,有悖于道義不說,而且還是“撿起石頭砸自己腳”的冒險行為。可以這樣說,澤連斯基政府在這次軍事行動中,不僅撈到的好處極為有限,反而還會招致更大的損失,這對于當前深陷困局的烏克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美國人所謂的承諾,其實早就在今年2月就已經初現端倪,防長奧斯汀當時打著“抵御俄羅斯入侵”的口號,國務卿布林肯則比較謹慎,只是表達“向烏方提供積極的軍事和經濟援助。”美國人此時選擇動手,除了秉持對抗俄羅斯的既定戰略外,他們此舉又意圖在新的戰線(烏東局勢)上撕開一個口子。所以,這才會有多位要員重新紛紛表態,以及總統拜登親自出馬,此外,在軍事援助方面不僅快速撥款,而且繼續加大數額。美國的種種行為對于澤連斯基政府而言,可謂是雪中送炭,但真心問一句,美國人真的想助烏克蘭一臂之力,拿下失地維護領土完整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在美國人的棋局上,烏克蘭從來都是一顆無足輕重的棄子。首先,美國承諾的援助,僅限于軍事和經濟兩方面,說白了就是砸錢,值得注意的是,無論美國人砸多少錢,對于當前的澤連斯基政府來說,都是杯水車薪,對于局勢沒有多大的改觀。美國人之所以這么做,無非是想在“道義”上站住腳,利用“蠅頭小利”和“政治表演”拉烏克蘭下水。其次,美國絕對不會派兵進入烏克蘭,盡管有烏克蘭前外長帕維爾.克列姆金公開要求美軍進駐烏克蘭,并強調這是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妥妥的烏奸)。
那么澤連斯基政府內部也會有人持相同看法,進而請求美國,但令人吊詭的是,美國政府對此置若罔聞,未做任何回應。由此可見,美國人打死都不想讓部隊摻合進去,而他們的真實想法也很簡單,就是把烏克蘭當做一個炮灰,從而達到消耗俄羅斯的戰略目地,正可謂是“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俄羅斯自從3月以來,不論是對外態度還是軍事行動上,可謂強硬、快速、且有效。先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直接向美國警告稱“如果美國派遣軍隊進駐烏克蘭,俄羅斯將會被迫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以此來保衛國家安全。”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和歐盟委員會溝通時宣稱,“如果我想做的話”,俄軍的機械化部隊能夠在兩周內解放(占領)烏克蘭首都基輔。”
而俄羅斯議會上院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賈巴羅夫更是直言不諱的說道“如果烏方對俄采取報復措施,在俄羅斯鼻子底下揮動武器,那么烏克蘭的結局會很悲慘!”對待美烏兩方,俄羅斯這次不論是態度還是口氣,言下之意非常簡單,如若有損于俄羅斯國家利益,俄羅斯將不惜一切代價反擊。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宣布,在4月份,俄軍將在520個訓練設施和101個訓練場舉行總共4048次演習,包括812次雙邊演習。俄軍全軍已經處于戰備和臨戰狀態,如果俄羅斯認為美國及其盟國有針對克里米亞的威脅,俄羅斯將采取行動。
而在軍事行動方面,俄羅斯在靠近烏克蘭邊境的南部地區,投入了超過50個戰斗營級的部隊進行軍演,人數高達1.5萬人。除此以外,俄羅斯還向烏克蘭邊境,通過多種手段,運輸了包括主戰坦克、步兵戰車、自行火炮在內的多型武器裝備。顯而易見,俄羅斯針對烏東地區已然做了最壞的打算,即使兵戎相見也絕不后退半步。
烏克蘭近乎“自焚”的舉動背后,正是美國所希望看到的局面,而對于俄羅斯而言,一個烏克蘭不足道哉。倘若澤連斯基政府還將在“迷之自信”中越走越遠,觸及到俄羅斯的底線,那么到時候戰端一啟,保不齊烏克蘭會成為第二個“格魯吉亞”,而美國人除了揮動制裁大棒和發表譴責聲明之外,只能是愛莫能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