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電價人民幣多少錢一度;俄羅斯用電標準
隨著天氣轉涼,冬天也越來越近了。記得去年冬天,因為制裁俄羅斯,歐洲陷入了嚴重的“電荒”。但今年以來,好像歐洲缺電的消息,一下子就不見了,感覺就是問題突然被解決了一樣。很多人奇怪,這是為什么呢?
而且,不但不缺電,歐洲很多國家,甚至反而還出現了負電價的情況。大家沒聽錯,就是負電價,用電不但不花錢,反而還能賺錢。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據央視財經報道,歐洲電力網站的數據顯示,前段時間,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和第二大城市卑爾根,居民用電的電價,出現了負0.3到0克朗之間的情況,換算成人民幣,0.3克朗差不多是0.2元。
也就是說,這個城市的老百姓,不但可以免費用電,而且發電廠還要倒貼錢。用1度電,倒貼2毛錢。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主要是因為,夏天了,挪威本來下雨就很多,加上風暴“漢斯”席卷,又帶來了大量的降水。這導致挪威多個地方的水庫滿庫,光靠水力發電,幾乎就可以供應全國的電力需求。
但這種發電方式,不可控性很大。電是很難存起來的,發電廠發的電多了,而老百姓又用不了,電價自然就一路下降。
要說明的是,發電機的開機、停機成本很高,就算是在電價下降的情況下繼續供電,也要比停止供電造成的損失小。畢竟倒貼錢的情況,總歸是很少的,絕大多數時間段,電價還是正常的,只是價格沒那么高而已。
實際上,不止是挪威,今年入春以后,歐洲好多個國家,也多次出現了負電價的情況。
4月中,因為風力發電量猛增,比利時和荷蘭兩個國家,出現了好幾個小時的負電價;
5月底,法國、德國等好幾個國家,光伏發電量創下歷史新高,當天,歐洲的電力市場,電價持續下降,尤其是荷蘭,降到了最低每度電負0.4歐元。
之后的幾個月,英國、法國、德國、丹麥等,西歐地區的多個國家,也都出現過電價降到負數的時候,每次時間大概在幾個小時到一天左右。
順便一提,其實中國也出現過這種情況,今年五一勞動節的時候,山東就出現過連續21個小時的負電價。只不過,是出現在電力現貨交易中心。
事實上,這些年來,歐洲在風電、水電、核電、光伏發電項目上,一直都遙遙領先全球,最近幾年,中國才慢慢趕上來而已。
去年的時候,因為是冬天,用電量本來就大,而這些項目的供電都不太穩定,俄羅斯的能源又斷得比較急,所以才會出現嚴重“電荒”。
而今年,歐洲經過一年的準備,各國幾乎都儲備滿了天然氣。到了冬天來的時候,雖然大概率還是不能像俄烏沖突之前那樣,但基本也不會陷入去年的“電荒”處境了。俄羅斯制約歐洲的底牌,又少了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