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新用戶拉新方法(美團app拉新用戶怎么操作)
因為工作的原因和部門小伙伴一起來聊了一下作為平臺的基礎動作:拉新、留存、促活、轉化這些問題,我們先聊了一下“拉新”;以前自己也整理了一些,小伙伴也在基礎上進行了一些補充。和小伙伴們討論完之后我覺得很有必要把這些寫下來,這樣會清晰很多。
用戶拉新說到底就是用盡各種辦法找到你的用戶,然后用盡各種辦法讓你的用戶來到你的地盤,并且開始使用你的產品。
這里要說明一下,這不是一篇滿屏都是專業名詞、數據的高深文章。頂多算是一個淺談羅列,因為算是對入門的小伙伴的一種友好吧,如果你已經是運營大牛或者是在拉新推廣這一塊老手高手,那么這篇文章可能不需要去看了。
用戶拉新說到底就是用盡各種辦法找到你的用戶,然后用盡各種辦法讓你的用戶來到你的地盤,并且開始使用你的產品。
本來是想從付費和免費2個方面去說,這樣的話,可能對于不同的公司境況可以進行選擇,但是后來發現,其實這樣分是不對的,因為是否付費不是由方式決定的而是由你的方法確定的;有些方式你用的時候是免費的,但是其他人也可以付費來進行操作。所以,最終我還是按照方式方法來進行歸納。OK,開始進入正題,我們所說的拉新手段大概有以下幾種是常規可用的。
不拽什么專業名詞(專業說法可能叫市場化投放),看這個標題就知道,就是通過網絡上各種手段進行廣告創意投放引流到你的地盤。
一般線上廣告投放主要分為:SEM推廣、網盟DSP推廣、精準網站推廣、可投放廣告媒介
SEM推廣 [1]:搜索引擎營銷,就是基于搜索引擎的廣告投放,就是你每次搜索一個詞,出現在第一條而且不知道哪個角落會出現“推廣”、“廣告”字樣的信息,那就是SEM廣告投放。SEM推廣根本上來說就是全網的“直通車”(這個概念可能只有做過電商的知道);就是說,你指定某個詞并且對這個詞進行競價;只要的出價達到某個標準或者高于其他人,那么用戶在搜索引擎搜索這個詞的時候就會優先看到你的廣告;但是用戶是否點擊你的廣告,那就看你指定的人群是不是精準,你的廣告是否吸引人了。從崗位上來說,SEM很多時候是和SEO是一起的,除非大廠有錢有實力分開來。另外,從我目前團隊來說,其實SEM已經不只是搜索引擎投放了,因為目前大多數還是基于百度,多以類似百度的百益推廣也是一個推廣渠道(百益其實是屬于我后面要說的DSP推廣的范疇)。
DSP投放 :所謂DSP(Demand Side Platform)[2],就是廣告需求方平臺。說的通俗一些就是一個鏈接廣告主和可投放廣告網站(APP)的平臺。比如說,你想投放廣告到100個網站上去,但是你不大可能去找這100個網站的負責人一個一個談吧;而且這100個網站的負責人也不會愿意每天接待無數個你這種要在他網站投放廣告的人。于是DSP就出現了,那100個網站把自己網址上的廣告位委托給平臺,平臺去找愿意投放廣告的人,平臺告訴你,我這里有100個網站,只要你在我這投放廣告,我就可以讓你的廣告出現在100個網站里面。那么你就會問怎么收費呀;一般DSP廣告的收費分為按照展示計費和按照行動計費——(1)按照展示計費(CPM),每展示1000次支付一定的費用。(2)按照行動付費,又分幾種情況:(2.1)按照點擊付費(CPC);按照行為的付費(CPA),這里的行為可能包括注冊、下單等。
在DSP推廣中,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廣告展示方式經常會被單獨列出來,也就是信息流廣告。這個有時候有些廣告公司會將信息流廣告展示作為單獨的一個業務來做。
精準網站推廣:其實這個目前投放的概率并不高,但是你的行業是非常的垂直的,而且某個網站是你的用戶大量聚集的,那么精準投放那個網站的廣告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前提是那個網站的廣告位沒有交給我們上面所說的DSP平臺進行代理。
可投放廣告媒介:
朋友圈廣告:這個廣告形式對于很多本地服務的業務來說還是非常的實用的。如果你不愿意找代理商,直接去去找“騰訊廣告”(原廣點通)。
APP應用市場推廣:這個就不細說了,列出幾個點:應用商店上線并優化以及廣告投入、開放平臺(比如騰訊開放平臺、360開放平臺等等)投放。
有一種說法是,上面的拉新叫主動拉新;是作為需求方主動去接觸用戶,想盡辦法主動去撩;而社群營銷被稱之為被動拉新。也就是說,需求方只是開了個頭,更多的是用戶主動,需求方被動。前幾年在傳銷邊緣一直試探的一些裂變非常的流行;之前我做了一個裂變的活動,幾天的時間給公眾號帶來了2萬的粉絲,而且成本基本控制在1000元以內。然而操作起來非常的簡單,過會兒我會細說。我們先來說說社群營銷大致會分幾種
人工招募:其實把人工招募放在社群營銷里面有些牽強,但是很多時候人工招募和是社群營銷進行搭配進行的。有些人會問,什么APP或者平臺還要用人工招募,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在小區門口遇到了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的推廣人員,下載一個APP,送你一盒雞蛋,還有優惠券之類的。看似這樣的形式成本會比較高并且速度不會很快,但是說實話,只要后續運營官的好,性價比其實比較高,比如我就是這樣成為了叮咚買菜的用戶,并且目前還在使用中。
社群裂變:所謂的裂變就是指數級增長,一生二,二生四……一般是指用各種方式讓用戶主動去幫你拉新。上面說的1000元換來2萬粉絲也就是用了這個方式,我來仔細說下操作,估計說完估計你就大致明白怎么個裂變了。其實一句話就能介紹模式:A用戶推薦B用戶,A得到積分;B用戶推薦C用戶,A和B用戶都得到積分(B多A少);積分可以用來兌換禮品。當時我是用了一個積分寶的第三方插件,設置好裂變海報模板,設置好積分兌換商城;然后讓用戶在公眾號內生成含有專屬他的二維碼海報;種子用戶將海報往外發,只要是通過掃描該用戶二維碼進入公眾號并且關注了的,那么被掃的用戶就可以得到積分,然后拿著積分去兌換禮品;不同數量的積分可以兌換不同價值的禮品。還是那句話,不拽專業詞匯,所謂裂變就是2級分銷(小心別做成了傳銷,哈哈),但是目前這樣的裂變似乎在微信這里會有比較高的風險,所以謹慎操作。
老帶新:老帶新聽起來和上面社群裂變沒什么區別;但是一般情況老帶新會更加的直接了當,就直接告訴你,你給我帶來一個用戶,我直接給你錢,或者是具備通用價值的物品。他沒有那么復雜的過程。并且一般老帶新的用戶在某種程度上都會比上面的社群裂變來的更加的精準。
群運營:這里的群指的一般是QQ群以及微信群。其實這個拉新方式更多偏向于運營而非單純拉新了,但是對于很多互聯網平臺來說群并不代表是你的用戶,所以還會有一步就是從群成員轉化到用戶。對于這一塊其實有很多可以說,甚至就這一點就可以寫很長的文章。我這邊沒法寫那么多,所以我這邊只說2點比較重要的:(1)群必須要要有規則,所謂人以群分,也即是說這些人可能是同一類人或者在某個維度上是一致的,那么想要讓這群人有序的在群內進行運作,那么群一定要有規則,比如什么東西不能發,什么話不能說。(2)群必須要有價值,就算一群人再閑也不會一天到晚都在閑聊,所以一個人一直在一個群里,說明他能從群里得到什么。
社交平臺:如果你不是做自媒體的,那么對于所謂的社交平臺矩陣不是很熟悉;但是或許你會在各個平臺看到來自同一個機構或者同一個作者的內容,那么說明他們已經建立了所謂的社群矩陣,也就是說利用不同的社交平臺來覆蓋不同時空的用戶,并且各個平臺之間網同一個最終目標輸送用戶。目前圍繞在我們身邊的社交平臺大致可以分為這么幾類;雙微(微博微信)、各種自媒體號(搜狐號、熊掌號、頭條號、百家號等等)、各種論壇貼吧、較大的垂直社交平臺(知乎、豆瓣)、各大短視頻或直播平臺(抖音、快手、斗魚等);在這些社交平臺中不斷去發布有質量和自身產品或者品牌有關的內容;最終引流到自己的平臺內。
KOL合作:KOL是一個有可能給你爆發的存在,特別是行業內的KOL帶著最天然的信任感以及“帶貨”“帶流量”的屬性,和KOL合作或許是可以讓你的平臺在行業內一夜成名的手段;但是,如果你在沒有準備好的時候,也有可能適得其反。
發就目前的環境而言,上述的2點基本上覆蓋了互聯網企業推廣的大部分基礎的手段,只不過不同規模和預算以及不同的策劃執行會影響效果而已。
那么媒體推廣可能相對來說比較傳統,而且接下來要說的幾點都是相對傳統的;但是傳統并不代表著效果不好。所謂一招鮮吃遍天,所以方法的新老不是關鍵,關鍵是是否有效。
新聞源:這個很多起步的互聯網公司都會去做,寫幾篇新聞通稿,然后在各個平臺發布。那么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呢?首先是搜索收錄,只要被收錄了,在搜索優化方面(SEO)是加權的,也就是說用戶更加容易搜索到你;另外一方面,當別人搜索和你的品牌相關的關鍵詞的時候,他會看到更加豐富的內容,這對于用戶的信任度是一個較大的提升。一般目前的推廣公司都會有新聞發布的服務,當你的平臺在某種程度上進入了一些內容平臺(例如36kr、虎嗅、獵云網之類的)的視線,也會有這些內容平臺來進行報道。
電視廣告、視頻貼片:電視廣告屬于比較高階的推廣了,一般的初創公司不會去選擇這個,最重要是品牌。對于平臺內的公司來說,推廣更重要還是效果(流量、用戶增長、轉化),而不是品牌。但是視頻網站的廣告,很多時候卻是能帶來效果的,而不只是簡單的品牌。視頻網站的廣告包含了視頻的頁面豆腐塊,視頻暫停的頁面。
這個類別的推廣方式可能是比電視廣告來的更加的傳統,但是只要投放的好很多時候效果比電視廣告還要好。主要就是:地鐵(站)、公交(站)、電梯、傳單。
這些推廣方式是距離用戶最近的,而且如果投放的區域是比較精準的話,那么轉化會是較高的。但是缺點是受到區域的限制。
作為一個運營,很多時候就是不停的整合資源。而同行合作、異業合作則需要你不停的了解行業,了解對方;思考這么幾個問題:你可以給對方什么?對方可以給你什么?然后再想:是否對等,是否愿意;最后再是,怎么執行。而贊助合作,更多的還是錢的問題了,以及如何用這些錢拿到更多的資源以及如何利用這些資源換取更多的露出和話題。
事件策劃包含了活動助推、PR助推。
最后這一點其實不算是真正的拉新推廣手段,但是這將是以上所有的推廣手段的內容或者是助推劑!好的活動將極大程度上提升拉新的轉化率,并且對進入平臺后的留存轉化也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其實這篇文章某種意義上并沒有什么專業知識,但是對于入門的運營來說或者可以能夠清晰一些思路,并且能夠在干各種“雜貨”的時候有一個方向性的東西作為指導。這里面提到的每一種拉新的方式可能都可以寫一篇比本文要專業要長的文章,而且,也希望剛入門的運營可以從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那個愿意深度研究的方向。
如果有可能,這個入門系列,不定期更新(雖然的確比較忙,但是關鍵是我太懶了),下次可以聊一聊留存促活召回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