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5會出折疊屏嗎,iphone會不會出折疊手機
9月23日,評價君的快遞姍姍來遲,終于等到了iPhone 15。本來開箱體驗還是愉快的,但看了下網上,對于這一代的評價不是一般的低,體驗新機的熱情也沒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何這次感覺iPhone 15風評不行了呢?評價君想了半天,最終想明白了,可能還是因為光環沒了,沒有了明星光環的遮擋,各種不足就顯得清晰刺眼了。這次我們就來看看,五個造成現在尷尬情況的原因。
首先,印度組裝成為很多人最大的擔心。
在電商平臺上,看到最多的留言,是關于組裝地點的,幾乎沒人想要印度組裝的機型。而有的平臺頁面上其實已經寫了,A3092,不是A3094哈,這就是中國組裝的型號,但大家還是有擔心。這個估計會在隨后一段時間,慢慢化解吧。
但不得不說,印度組裝的,畢竟是要賣掉吧,賣給誰,這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因為哪的用戶都不傻。
其次,就是性能升級又沒體現。
評價君隨手測了一次iPhone 14和iPhone 15的性能表現,發現得分差距很不明顯,微乎其微。CPU的得分還降低了,讓人心生狐疑,是說CPU規格升級,但平時頻率降低了嗎,這個成績何談升級呢?
但是,眾所周知,這一代iPhone在散熱上沒有加強,所以不僅是iPhone 15,iPhone 15 Pro這一次被指責得更多,CPU很強,但功耗上升也太高了。面對對手的突飛猛進,一年時間,iPhone性能升級了個寂寞,換誰也接受不了。
當然,這個現象也是每年都有的。我還記得當年有個朋友說,“都說iPhone 11 Pro沒升級,但我還是買了。”
第三,就是媒體的評測,讓iPhone再無高貴感。
記得當年,自媒體人拿到折疊屏手機,都會喊出一句“amazing”,但現在早就不同往日了。iPhone 15系列一上市,就被拆開,裝不回去那種,被高空自由落體,還有被車輪壓,檢測抗壓性能的。
當然結果都不好,手機畢竟不是鋼板一塊,這么簡單粗暴哪能受得了。但經過這么一番折騰,iPhone高端的形象蕩然無存了,似乎成了百變工具箱里的扳手工具了。
第四,產品名氣大但亮點少,花邊調侃增多。
這一代iPhone的盒子依然內部凹槽比較淺,手機又沒有固定,拿出來很容易因為角度不水平,滑出盒子,滑到地上。而在iPhone 14的時候,評價君也兩次因為手機后蓋太滑,自己從桌子上掉到地上。
這些本來是每年固有的橋段,但今年卻很流行,原因無它,就是手機本身的賣點太少,展示不出來什么吸睛的內容,于是就開始雜耍式的“表演”了。說到底,iPhone 15系列名氣太大,但新穎的點太少,大家總不能去展示拿Type-C插頭充電吧。
第五,就是對手實在是創新太多了。
當你將折疊屏手機和iPhone 15放在一起時候,就會發現iPhone 15還是個弟弟。而華為的Mate 60 Pro,比起iPhone 15 Pro似乎更有吸引力。后續華為還有不少大招,比如說nova系列,比如說P系列,很難想象,在國內市場,蘋果要用這幾款iPhone 15抵擋華為一年,確實難度太大了。
實際上,評價君甚至有種預感,1個多月后發布的小米14,都可以輕松拿捏iPhone 15,而小米14 Pro,以及明年的小米14 Ultra,則可能帶來更多驚喜。
那么,是否要購買iPhone 15系列呢?
評價君覺得其實不用操心,想買的人還是會買的。比如iPhone 15,只要選A3092,避開A3094印度組裝版,就行了。而買iPhone 15 Pro的話,等首批改進后,品控也就上來了吧。
當然,不要抱太大期待,因為實際體驗沒有強很多,用老款14和14 Pro也是很好的選擇。而等待iPhone 16也是很明智的,估計下一代牙膏就擠得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