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的原因和-俄烏戰爭爆發原因

首頁 > 資訊 > 國際 > 正文

俄烏沖突的原因和-俄烏戰爭爆發原因

文丨邵琬云(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地理學助理教授,從事環境和社會關系的研究)

就在俄烏沖突吸引了全世界目光之際,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第二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 II)的第六次氣候變化的評估報告。跟去年8月發布的第一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 I)專門關于氣候變化自然科學基礎做出的評估報告不同,這次報告的評估重點放在了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社會的脆弱性,以及社會對氣候變化的適應上。

如果說去年的報告是給全人類的“紅色預警”(code red),那么按照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的話,“這次報告是匯集了人類苦難的地圖集 (an atlas of human suffering),也是痛訴氣候領袖缺失的起訴書。”

這次報告由來自全球67個國家270名科學家歷時四年共同參與完成。可以想見,在過去的兩年里,因為新冠病毒傳播引起的公共健康危機對科學家的合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報告的結論和預測是基于幾千篇學術論文做出的。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我解釋了IPCC的六次報告所呈現出來的語言越來越確定性(例如“毋庸置疑”)、感彩越來越強烈(例如“空前”、“不可逆轉”)的趨勢,除了跟氣候科學模型不斷精化有關,也是近年來各地人們經歷頻發的氣候災害的產物。這次報告指出,世界每一個角落,從自然生態、人類生活到基礎設施無一例外會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同時氣候變化無處不在的、極其危險的影響會越發明顯。

這些影響在各大洲呈現方式有所不同。例如,氣溫不斷上升會導致整個亞洲遭遇更多的熱浪,同時也會使本來就干旱和半干旱的西亞地區更加缺水。而降水模式的改變會讓位于季風區的南亞、東南亞以及東亞地區洪水頻發。在北美州,海平面上升、頻發的颶風對人口密度大的海岸區造成巨大的威脅。在歐洲,氣候變化會帶來四大風險:高溫刺激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高、高溫和干旱下糧食產量降低、南歐地區會出現嚴重缺水、海平面上升和洪水頻發。總之,這些氣候上的變化已經并且將會繼續對人類生活、生存,乃至文明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去年夏季,席卷美國和加拿大的熱浪奪走了幾百人的生命,發生在德國的洪水對受災區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這些不斷升級的氣候災害讓發達國家的人們感受到氣候變化不再是空間上、時間上遙遠的抽象概念。盡管氣候變化本身無法識別富國和窮國,但是國家經濟發展程度會決定其社會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程度大不相同。可以說,在氣候變化面前,并非“人人平等”。居住在非洲和亞洲貧困地區的大量人口會面臨食物供應不足、基礎設施落無法保證安全的風險。居住在太平洋的諸多島國會因為海平面的不斷上升而逐漸消失,這些失去家園的人何去何從?人類歷史上,幾次人口大規模遷徙都難以避免流血和沖突。

大量研究表明,氣候變化會在本來就不穩定的區域激化沖突,沖突有可能進而升級到戰爭。比如,有一些學者認為,敘利亞內戰的便是始于2006年的干旱。這次長達六年(2006-2011)的極端干旱,迫使糧食產量下降,農民被迫離開農村進入城市,從而導致失業率攀升,這些食物供給不足和經濟不穩定因素都是內戰爆發的發酵劑。敘利亞內戰也引發了大規模難民遷徙。難民大量涌入敘利亞臨國以及歐盟成員國讓這些國家成為敘利亞內戰直接影響國。

氣候變化就像是我們觸動的第一個多米羅骨牌。我們也可以通過氣候變化的鏡片來審視現在正在進行的俄烏沖突。這次沖突背后有著復雜的歷史政治淵源,卻很少有人關注自然資源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說到自然資源,就不得不提于2014年被俄羅斯兼并的克里米亞。克里米亞臨近的黑海擁有大量的天然氣儲存,有著重要的戰略位置。同時,這個半島地處干旱地區,島上居住著200萬人,長期以來,島上的淡水供應都來自烏克蘭境內在前蘇聯時期開挖的人工運河。2014年以后,烏克蘭便切斷了通向克里米亞的運河,從而也阻斷了克里米亞85%的飲用水供應。近兩年由氣候變化引起的干旱更是讓生活在克里米亞半島上的人民“屋漏偏逢連夜雨”,直接影響包括農作物減產、人口遷徙、經濟倒退。可以想象,烏克蘭切斷克里米亞的淡水供應在俄羅斯看來即是報復行為,從而也不難理解,克里米亞富油缺水的處境會成為俄烏沖突升級的原因之一。這樣的例子在全球范圍內屢見不鮮,IPCC此次報告在多處指出由水資源短缺、極端天氣誘發人口大遷徙引起沖突的風險在氣候變化下會越來越高。

當各地人們對氣候變化的惡劣影響感同身受的時候,他們也表達了為適應氣候變化改變生活方式的意愿。為了減弱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造成的破壞,許多國家投入了巨大財力物力來改善自身的適應(adaptation)。很多反對采取激進措施的人都認為,循序漸進地(incremental)提升適應力是社會解決氣候變化的最佳途徑。而IPCC的此次報告一開始就指出適應力有很多的局限。適應并不能完全防止災害的發生。具體地說,很多地區做的適應都是局部的、著眼于近期的風險。例如,在全球氣溫上升1.5℃ 的情況下(這被普遍認為是我們所知文明還可以照常進行的上限),依賴冰川融化的島國會經歷淡水資源稀缺,在全球氣溫上升2℃ 的情況下,熱帶地區的糧食產量會大幅度降低。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滅頂之災”,人類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要從循序漸進式邁向變革式(transformational)。

聯合國再一次為我們發出了警告,這樣的警告能否激發人類社會的變革,我們還無從知曉。擺在我們面前的還有很多實際問題需要用行動去回答。比如,在世界經濟依舊依賴傳統能源的今天,人類社會應當如何大規模調整能源結構來改變適應的步伐跟不上變化的現狀?氣候變化暴露了存在已久的國家之間、個人之間的不平等(inequality),在氣候領袖缺失的國際舞臺,有誰會擔起這個重任來擔保甚至推進全人類的福祉?在資源短缺的地區,應當采取怎樣的和平外交手段來調配資源以避免沖突和戰爭?對此,正如聯合國的此次報告所提倡的,我們需要變革式的適應。

相關閱讀:

聯合國最新氣候變化報告發出“紅色預警”,人類出路何在?

如何避免氣候災害?這是比爾·蓋茨為碳中和勾畫的工程藍圖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m.acmerblog.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99小说| 2020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观看 | 91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精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国产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免费|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蜜芽|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99re国产精品视频首页|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午夜|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永久在线|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在|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xxx|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国产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