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宇航員名單-俄羅斯宇航員有誰

首頁 > 資訊 > 國際 > 正文

俄羅斯宇航員名單-俄羅斯宇航員有誰

很多人不知道,為什么宇航員返回地球的時候,即便在返回艙內,也要穿著宇航服。

其實,這背后曾有一段人類航空史上最悲慘的事故

1961年加加林進入太空之后,已經有超過500名航天員先后升空執行任務,這其中有22名航天員在任務過程中犧牲。

俄羅斯宇航員名單-俄羅斯宇航員有誰

出征的宇航員們

他們之中,只有3名宇航員犧牲在外太空,他們就是前蘇聯聯盟11號喬治·多勃羅沃利斯基、維克托·帕查耶夫和烏拉迪斯拉夫·沃爾科夫。

那么當年究竟發生了什么,讓3位英雄在太空中長眠呢?

犧牲的3名蘇聯宇航員

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美蘇之間展開了空前絕后的太空爭霸賽,這其中有多個人類歷史第一次被蘇聯拿下。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位進入太空的男女宇航員、人類第一次太空行走等等。

然而,在1969年,美國實現了載人登月,一舉彎道超車,這讓留給蘇聯的第一沒有那么多了。

于是在1971年,蘇聯發射“禮炮1號”空間站,成功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太空空間站

之后蘇聯發射聯盟10號與禮炮1號對接,只成功了一半。

人類太空第一人加加林

于是蘇聯再接再厲,在1971年6月6日發射了聯盟11號。

聯盟11號不僅要實現成功對接,還要將3名宇航員送入空間站,這是人類邁向太空的又一個壯舉。

聯盟11號從發射到與禮炮1號對接都非常成功,3名宇航員成功進入禮炮1號空間站,他們在里面完成了各項任務,包括在科學實驗

其中,試驗工程師維克托·帕查耶夫還在禮炮1號里面度過了自己38歲的生日。

6月29日,在禮炮1號中度過了22天的宇航員們再次坐上了聯盟11號,準備返航。

禮炮1號的模型

此時,地面上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一切歡迎儀式。

返回過程中的聯盟11號一切都很正常,唯一的不正常就是宇航員在進入大氣層后沒有再說話。

不過上個世紀70年代,航天通訊本身就不太完善,返回途中中斷聯系都是常有的事情,指揮部也沒有很在意。

最終聯盟11號成功降落在指定地點,圓滿完成了任務。

就當地面的工作人員打開艙門準備迎接3名英雄時,可怕的一幕出現在了大家面前,3名宇航員已經在返回艙內死亡了!

蘇聯紀念3位宇航員

聯盟11號宇航員遇難的消息瞬間震驚了全世界,人們無法想象,就在30多分鐘以前,指令長喬治·多勃羅沃利斯基還對指揮臺報告軌道下降,轉眼3人就直接與世界天人永隔了。

蘇聯就聯盟11號事故成立了專門的調查小組,對事故進行復盤。

同時法醫也對3名宇航員的遺體進行了解剖,發現他們的臟器全部破裂,整個人身上的血液仿佛沸騰過一樣。

法醫判定,3名宇航員經歷了真空階段,導致人體內的氣壓將器官漲破,導致體液發生了沸騰死亡,整個過程持續了大約40秒。

艙內的3名宇航員

而聯盟號的失事原因也找到了,并非一個,而是多個原因環環緊扣,最終將宇航員一步一步推向死亡。

首先,是返回艙在脫離的過程中,對接閥門被震開了,導致返回艙出現了漏氣。

其次,聯盟號系列飛船的結構設計極其不合理,返回艙空間狹小,為了能坐下3名宇航員,他們不能穿宇航服。

最后就是,帕查耶夫在生前曾試圖手動關閉閥門,但最終失敗。

聯盟號系列

經過調查,返回艙失去空氣耗時45秒,而手動閥門需要60秒才能關閉,這個設計存在重大問題。

聯盟11號事故也讓蘇聯驚醒,為了和美國展開太空競賽,很多航天器在設計建造之初,都沒有進行嚴密的考慮。

甚至有些存在一定的隱患,但是為了趕時間硬著頭皮讓宇航員上。

聯盟11號的整體結構

蘇聯痛定思痛,罷免了負責聯盟號計劃的卡馬寧將軍,并將整個聯盟號系列的飛船進行全面檢查,整個計劃暫停了2年多才重新開始。

禮炮1號空間站也不再使用,最終被墜入太平洋。

這件事情之后,航天領域就多了一個規定,那就是返航的宇航員,必須穿戴航天服。

宇航員返航也要穿著太空服

這3名宇航員是目前人類航空史上唯一的外太空事故,它發生在卡門線之外。

卡門線是地球大氣與太空的分界線,位于地面以上100千米的位置。

在這之上的領域,就是真空環境,當聯盟11號的閥門漏氣之后,艙內的空氣往外泄露,導致艙內的氣壓降低。

同時人體內的氣壓和標準大氣壓相近,為101千帕,在真空環境中,體內的氣壓會讓人向外膨脹,最終人活活被自己“脹死”。

卡門線

3名宇航員死亡的地點在外太空,因此這里是他們的長眠之地。

直到2006年1月,另一具人體的“遺骸”再次來到太空之中。

不過這一次不是什么事故,確切地說,這具“遺骸”進入太空是人類有意為之。

這具“遺骸”并非完整的遺體,而是一位天文學家的部分骨灰,他叫克萊德·湯博,冥王星的發現者。

攜帶他骨灰的,是新視野號探測器。

冥王星發現者克萊德·湯博

1930年,克萊德·湯博公布了發現冥王星的消息,它被認為是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意味著人類對于太陽系最外層的認識,又有了新的突破。

于是在2006年1月,NASA決定發射新視野號,前往冥王星探索,集齊太陽系九大行星的高清照。

然而就在新視野號升空7個月后,國際天文協會將冥王星踢出了行星行列,降級成為矮行星

此時的新視野號和克萊德·湯博的骨灰還在去往冥王星的路上

發都發射了,總不能讓新視野號回來,所以還是讓它繼續飛行。

新視野號

直到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才到達冥王星附近軌道,拍攝下了冥王星的第一張高清照片,里面的冥王星有一片“桃心”區域

克萊德·湯博也“親眼”看到了自己發現的星球,雖然它已經不是行星了。

新視野號探測器的目標并非冥王星這一個天體,它在完成對冥王星的探索后,將繼續深入柯伊伯帶,直到離開太陽系。

2019年,新視野號拍攝到了太陽系最遠天體——天涯海角,完成了柯伊伯帶的探索,帶著克萊德·湯博的骨灰,去往了更遠的地方。

克萊德·湯博也成為了人類歷史上太空漂流最遠的旅客,這是獨屬于科學的浪漫。

降為矮行星的冥王星

不得不說,人類為了探索太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除了犧牲的22位航天員,歷史上墜毀、爆炸、失控的航天器更是數不勝數。

當年美蘇為了載人航天,拿動物做實驗,成功將一只狗和一只黑猩猩送入太空。

蘇聯送入的是太空犬萊卡,最后它在太空的折磨中犧牲。

美國則是送入的黑猩猩哈姆,雖然它回來了,可是壽命卻縮短為一半。

太空犬萊卡

即便是安全返回的宇航員,身體也受到了不可逆的傷害

由于在失重環境中長期工作,宇航員們患上了嚴重的骨質疏松眼睛晶狀體變形。

當他們返回地球之后,還要適應地球的重力,因為在太空他們的肌肉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萎縮

在太空中呆的時間越長,宇航員們的身體受到的傷害就越大。

可以說,人類對于太空的探索,里面有宇航員用身體換回來的成功。

宇航員們的生活

作為人類邁向宇宙的先驅者,宇航員們都是偉大的!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m.acmerblog.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蜜臀98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 精品国产av一二三四区|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99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波多野结衣 | 国自产拍 高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WWW国产精品内射老师|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影院| 2022免费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久热这里只精品99re8久|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精品永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四虎影院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99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国产永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揄拍自拍日韩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妇女99|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