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與沙特矛盾的由來-伊朗與沙特矛盾的由來 日報
先上圖:
圖中包含以色列、巴勒斯坦以及約旦,中有三教圣城耶路撒冷的這片地方,古稱迦南,古猶太人曾居此處,圣經舊約里稱為應許之地,也就是上帝承諾給猶太人的土地。
當然,這種自古以來的說法只能算作神話傳說,除了猶太人自己,沒誰當真,不是法理依據。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兩千年前在迦南立國的以色列王國地盤被羅馬人平推(公元前63年),之后走馬燈一樣的各路豪強輪番登場,將猶太人驅趕出這片流淌著奶和蜜的土地,四海流浪,散居天涯。
直到二十世紀初,人類社會進入現代,事情起了一點變化,猶太人的命運齒輪開始轉動。
久歷風霜的迦南,自622年被阿拉伯人占據后,稱呼改為了巴勒斯坦,此時處在奧斯曼帝國治下,但是人稱西亞病夫的奧土在一戰中遭遇重創,被列強各種分切自顧不暇,無力經營此地。1922年,國聯決定將巴勒斯坦地區交由英國托管。
在英國人的同情和支持下,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陸續向故土遷徙,從當地阿拉伯人手里購買土地,和原本世居的本土猶人一起雜居。一開始大家也沒啥仇怨,掐指一算祖上還頗有淵源,能稱世交,處得還算和諧。
后來隨著猶太人來得越來越多,事情又起了變化——他們想要復國。
此時的巴勒斯坦只是個地理名詞,客觀上屬于無主之地,托管者英國人很有魄力地手指一劃,地圖開疆,以約旦河為界,東邊劃給阿拉伯人,建立約旦國,西邊仍稱巴勒斯坦,劃給猶太人,并據此建立了一個猶太民族之家(1922年)。
所以,地圖上黃顏色的巴勒斯坦加上粉色區域的以色列,就是現代意義上的巴勒斯坦地區。
大英這番操作,把邊上圍觀的阿拉伯人看懵了。我是誰?我在哪?發生了什么?——我輩世代定居此地,跟新來的猶太人不同種族不同信仰,這么不明不白地喜提一個異教徒身份,算是怎么回事?
必須不能夠啊。
于是開始整活,各種摩擦沖突。
再然后時間線來到二戰,對猶太人所施暴行眾所周知,不提了。劫后余生的猶太人大都去往巴勒斯坦。那里才是他們的故鄉和天國,是靈魂的皈依地,最后的庇護所。
此情此景,他們的共同心愿只有一個,復國。
此時剛剛經歷二戰的大英已經精疲力竭,日不落帝國光環不再,霸主身份早就卸任給了地球新貴美利堅,不想再理這攤子事情,把問題交到了聯合國。
1947年11月29日聯大通過181號決議,在巴勒斯坦地區分別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家和一個猶太國家。耶路撒冷置于聯合國管理之下,以避免兩教沖突。
這個決議即以色列立國的法理依據。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成立,這天也成為他的國慶日。
以上,就是現代以色列的國家來歷。
以下,是巴勒斯坦的建立............
等等,哪來的什么巴勒斯坦國?沒有啊。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確實沒有這個國家。
為啥呢?
因為沒建。
聯合國決議說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家。但是大家不愿意,所以沒建。
到底誰不同意?
居然還沒輪到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表態,周邊一圈大哥已經紛紛擼起袖子表示義憤填膺,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猶太人哪里來的回哪去。這塊地兒屬于,怎么分得我們來,聯大說了不算,誰都不許建。
所以并不存在什么巴勒斯坦國。
那么不聽招呼,已經立旗的以色列呢?
大哥們說,那就滅了他,并肩上,往死里削。
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進攻方:巴勒斯坦附近的國家。埃及、約旦、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
守御方:建國剛一天的以色列。
戰果:攻方完敗,求和。
后來就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阿拉伯世界全敗。求和。
時間過程懶得寫了,就是這么枯燥。
五次中東戰爭,劇情不凈相同,結果完全一致。
看看地圖。處在綠教堆里的以色列,周邊全是死敵,隨時可能圍毆進來,被人向心突擊犁庭掃穴,看起來怎么打怎么有。守著一塊毫無縱深的死地,又該如何應對?
答案相當硬核,就是兩個字——死戰。
要么死戰,要么戰死,沒有后退可言。把每一次戰斗都當成最后一仗來打,搏命反擊,向死求生。
永遠處在戰斗狀態。人口八百萬面積兩萬平,看上去跟我老家衡陽一個地級市差不多,絕對意義上的蕞爾小國。建立以來幾十年間,戰爭貫穿國家歷史,平日周邊大小沖突無數,他就從來沒輸過。周圍死敵全部摁頭揍個遍,兇狠悍惡,一路砍殺一路贏,火花帶閃電,酷到沒朋友。
中東小霸王、公敵,江湖名號就是這么贏下來的。
除了勝利別無選擇——因為他確實輸不起。家、國、猶太民族最后的立足之地、所有人的生命靈魂,輸一次就是失去所有。
當然,也有很多評價,說以色列的全勝原因不止這些,他有先進技術、優勢裝備還有美國爸爸......
不否認確有這些因素存在。
但這些是他贏下的報酬與紅利,是結果不是原因。美帝扶持過的兒子國可不止一兩個,給錢給槍站臺駐軍有時還親自下場,比如南韓,比如南越,比如阿富汗......全都是潰敗,全都成泡沫,象猶太人這樣能扛能打的,試問還有誰?
何況以色列當時交戰的對手們,誰又不是抱著爸爸國的大腿——冷戰時期兩極世界的另一號霸主蘇聯,給們的裝備技術,也完全沒有代差。
而且,以色列對陣阿拉伯世界,很多次戰斗的具體細節,讓人看來匪夷所思,完全可以說是吊起來打,戰損對比懸殊到無語FUCK。
有興趣了解的可以自己搜。
這里不得不再次吐槽一下穆兄們的戰斗能力。
閉眼隨便點一個,戰力上限5,俗稱戰五渣;拉上兩個或者三個出來合擊,總戰力直接跌成負數——因為他們自己會先打起來。
別問為什么。沒有誰知道。
所謂天下穆兄是一家,定睛細看碎成渣。
各種矛盾紛爭,各種背刺互傷,奇葩事情一樁接一樁。往往是未及接敵,先自損八百。
協同?合作?不存在的。永遠都在爭老大,沒有老大我最大。
教派之爭,遜尼派沙特牽頭力斗什葉派;民族之爭,阿拉伯國家站隊合圍波斯人、土耳其越境敘利亞追殺庫爾德人;頭領之爭,伊朗自命領袖,拉著伊拉克敘利亞也門,打造什葉之弧震懾海灣;世俗與教權之爭......
完全看不懂這些紛亂如麻啊。這不就是一盤散沙?
話說上一個能夠統合這幫烏合之眾的豪杰,已經是千年前的人物了。
十字軍克星,圣城守護者,鐵衛,庫爾德雄鷹,教英雄首席,大帝薩拉丁。
諷刺的是,現在卻并沒有一個庫爾德人國家。薩拉丁的族人們,如今境遇甚至比當初猶太人更加悲催,一片能夠懷想的故土都不存在。千年以來,他們在故鄉流浪,徘徊在不同的國度間,駐足、停留、居住,被征召利用、彼此砍殺,最后被驅趕,世世代代反反復復,無枝可棲。
扯遠了。回到話題。
總而言之,現代世界,主要指中東海灣諸國,表現得完全不象一個整體。牽涉到各自國別、民族、教派等區別,疊加具體的利益或政見之爭,平日橫眉冷對似仇敵,一言不合就動手,打出腦花來也絕不含糊。
看看曾經發生在兩伊、科威特、也門、敘利亞的戰爭,就知道這幫大佬要是自己折騰起來,是有多么的抽象。
換句話說,并不怕死,但是他們沒有合作精神,似乎更加樂衷于互相傷害,因此合戰共敵時表現出來的戰斗氣質非常獨特。戰意旺盛,戰力成謎,經常性拉胯,習慣性崩盤。戰績始終穩定,堪比中國男足。
這樣離譜的圍毆與反殺一打就是幾十年,每一次劇本都是那么地熟悉:白給、送人頭,抬走,下一位。猶太人每歷一仗,在巴勒斯坦的地盤就借機擴大一圈,還每每越境,把大哥們老家的地盤都給端了不少(埃及的西奈半島、敘利亞的戈蘭高地等等,后來分別退還),最后,1982年,再一次沒有懸念地輸掉戰爭以后,大哥們終于心累,消停了,習慣了生死,看淡了勝負,決定集體神隱,不再摻合這場結局注定悲劇的演出,把抗擊重任交給巴勒斯坦人民獨自完成。
那還玩個嘚兒啊。
巴勒斯坦此時話事人叫做法塔赫(巴解組織),領導人就是我們熟知的,勉力又扛幾年之后,終于死心放棄,投了。1988年法塔赫與以色列談判簽約互相承認,然后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國,由出任首任總統。
事情到這兒,你以為大結局了?不,這才剛剛開始。
現在的巴勒斯坦國,境內人口大概四百多萬,分為東西兩塊聚居區: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附近,以及沿地中海的加沙地帶。
但是目前加沙地帶不在巴勒斯坦政府手里,被該國另一個組織控制,就是哈馬斯。
哈馬斯成立于1987年,全名抵抗運動組織,因不滿巴政府對以政策以及巴國現狀,選擇獨走,于2007年擊敗法塔赫,取得加沙地帶實際控制權,不承認巴以和解,宣稱目標就是消滅以色列。
作斗爭當然沒什么問題,但是問題在于他平時的所謂斗爭多以恐怖襲擊為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針對平民的自爆、暗殺、綁架、挾持人質、直播斬首等等,跟臭名昭著的基地、、IS之流行事如出一轍。
就是一幫啊。
一個組織,不管他的政治訴求是什么,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使用恐怖方法,針對平民施虐,必須視為人類公敵,這一點毫無疑問。
何況他的訴求居然是殺光以色列人。而此次暴起發難,襲擊也是先從平民開始。
因此以方暴怒,向哈馬斯宣戰,并迅速包圍加沙,而中東諸國默然無語,不敢公開支持暴恐。
最后,關于此次事件,尚有幾點疑問。
一、哈馬斯發射的幾千枚,來源是哪里。以哈馬斯的工業能力,很難手搓出來的吧。
二、據說此次襲擊,身后有神秘力量支持,不知到底出于哪位大佬手筆?——哈馬斯稱是伊朗,昨日伊朗已經趕緊否認了.......或者,跟俄羅斯有關?畢竟在俄烏戰場上焦頭爛額的大俄有轉移視線的動機。
歷史證明,不管是誰,在中東這個無解桶上養蠱,都是極其危險的,隨時可能遭遇反噬。比如美帝911悲劇,足為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