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跟烏克蘭誰軍力更強(臺灣有烏克蘭強嗎)
可能大家現在有個普遍的疑問,為什么俄軍的那么容易被烏克蘭攔截了呢?
在9月21日,俄羅斯方面一共向烏克蘭基輔、赫爾松這些地方發射了43枚,結果被烏克蘭成功攔截了36枚,烏方的攔截成功率達到84%。在以前的防空攔截當中,基本的成功率都在50%以上,60%多的,還有90%多的,烏方的攔截成功率普遍都很高。為什么會這樣子?
我們雖然也不能排除烏方有夸大戰果的可能,但在21日的導彈襲擊當中,俄軍的導彈造成了7人受傷,說明烏方的攔截成功率高,他并沒有夸大到哪去。
之所以烏方有那么大的攔截成功率,除了烏軍現在戰術熟練,美國以及西方給它提供了技術支持以外,也與俄軍本身的武器系統突防概率低不無關系。像在21日這一次的導彈襲擊當中,主要用的是口徑導彈,分別是Kh-101、Kh-55和Kh-555這三類口徑導彈。
我們可以簡單的分析一下,Kh-101這個導彈長7.6米,彈徑0.742米,翼展4.3米,重量在2.2~2.4噸左右。高亞音速飛行,最大射程挺遠的,可以達到5500公里。巡航高度是多少?30米~1萬米之間。雖然說有一定的隱身性能和電子欺騙能力,但是就是因為它在亞音速飛行,彈體又那么大,飛行高度又正好合適防空系統去攔截,所以只要發現了這一類型的,其實擊落它并沒有什么大的難題。
Kh-55口徑導彈,這個導彈也是7米多長,兩噸多重,它的飛行速度跟一般的飛機差不多,在每小時500~1200公里之間,最大的射程挺遠的,有3500公里,它也是像一架小型飛機,擊落它比打Kh-101更容易。
再說Kh-555導彈與,Kh-101相似,它也是屬于全程高亞音速飛行的信號,但是它連隱身的外形也沒有,電子欺騙也沒有,也很容易被發現和擊落。
所以,攔截上面這些口徑,基本上就類似于攔截一架小型的第二代作戰飛機,差不多像過去的米格-1、9米格-17類型的飛機,所以攔截成功率高,也就不奇怪。
我們這時候看到在臺灣島內有一些軍事分析,說烏克蘭對的攔截率這么高,而我臺灣島防空火力的密度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技術也比烏克蘭還要先進,所以攔截解放軍的各型的也很有把握。所以,在未來的防空作戰當中肯定比烏軍的就要好,這個說法恐怕太自以為是了,簡直是癡人說夢。
為什么這么說呢?解放軍的各型的,要比俄“口徑”不知道先進多少,比如說我們的的飛行速度可不是說亞音速的,我們普遍的飛行速度都在2~3個馬赫數,在這個馬赫數上一般的防空導彈都是很難攔截的,更不用說我們的。
比如說東風-100,飛行速度可以達到5馬赫。這已經到了“愛國者”導彈攔截能力的邊緣了,攔截這一型的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且不用說我們還有其他的方法,比如說無人機+,無人機巡飛彈等射向臺灣島,我們可以大量的使用,還有我們假目標等等。
先發它個幾千個上萬個,代價很小,先把你的防空導彈消耗一波,再用我們的超音速的,高超音速的去打擊,臺灣的所有防空系統根本就防不勝防。還想達到百分之幾十甚至百分之八九十的攔截成功率?那簡直是癡心妄想。
所以,解放軍早就對這些未來戰場可能發生的情況,模擬的是一清二楚,明明白白了。臺灣島內的防空系統可以說在未來解放軍的炮彈、、、彈道導彈的打擊之下,沒有還手之力,想以這個來以武拒統,簡直是紙上談兵,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