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上海2月28日電 (謝夢圓)談及即將召開的全國人代會,全國人大代表、太平洋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燕芳告訴中新網記者,今年她提議將疾病預防篩查、就醫服務、術后康復護理服務等與保險更好地相結合。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的預測,2035年左右,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重。到2050年前后,中國老年人口規模和比重、老年撫養比和社會撫養比將相繼達到峰值。
作為來自保險一線的代表,近年來她的很多建議都與推動商業保險與養老及健康管理的深度融合有關。面對關乎國計民生問題,周燕芳更多地從保險業有無可能介入進行風險管理并對其風險減量進行控制的可能性去思考,“我相信,保險在應對類似這樣的社會性問題上是可以通過產品創新,更好地發揮企業社會責任,服務實體經濟的。”
周燕芳還表示,今年她還將會繼續關注商業養老保險參與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的一些具體問題,“老年人面臨著未備先老等問題,對養老安排的充足性、持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發展和完善三支柱的養老保障體系變得尤為迫切。”
“這么多年保險的發展過程中,其實商業健康保險以及企業員工服務計劃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包括近年來我們看到各地陸續推出的‘惠民保’等,都是在助力逐步構筑一個更為完善的保障體系。”
但參考國際經驗和自身業務實踐經歷后,她認為中國商業健康保險發展仍有提升空間,她也有信心,保險企業可以在其中肩負起保障的責任。
據悉,針對健康管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出臺,其最突出的特點是提出大健康的發展理念,即實現從以前的“以疾病治療為中心”到“以促進人的健康為中心”的轉變。健康中國通過倡導一種現代的健康生活方式,不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以降低亞健康、提高身體素質、減少痛苦,幫助人們從透支健康、治療為主的生活方式轉向呵護健康、人人健身、預防為主的健康生活方式。
在此過程中,周燕芳提議將疾病預防篩查、就醫服務、術后康復護理服務等與保險相結合,“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將大健康發展理念從‘保疾病’逐漸向‘保健康’轉變。”
在她看來,保險業在經濟社會中的角色可以用行業內一個形象的比喻來描述,即保險是經濟“減震器”,也是社會“穩定器”,“因此在養老和健康管理這兩個領域,我相信保險業一定可以通過保險需求的精準分析,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開發出保險責任更廣、價格更低、覆蓋更全的創新產品,助力破解養老及國民健康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