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記者12日從中國應急管理部獲悉,11月中國各種自然災害致12人死亡失蹤。
近日,應急管理部會同有關部門對2022年11月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了會商分析。11月份,中國自然災害以低溫冷凍和雪災為主,風雹、干旱、臺風、地震、地質災害和森林火災等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3.5萬人次受災,因災死亡失蹤12人,一般損壞房屋3500間,農作物受災面積2.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5億元(人民幣,下同)。
與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受災人次、損壞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94%、68%和90%。
11月,全國共出現4次冷空氣過程,其中,11月26日至30日,今年以來最強寒潮過程影響中國大部地區,部分地區降溫幅度達20℃,部分地區發生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新疆北部阿勒泰、塔城地區暴風雪造成人員傷亡,部分牲畜凍死凍傷、牲畜棚圈受損。此外,受強冷空氣影響,11月29日,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至頭道拐河段全線流凌,黃河進入2022–2023年度凌汛期。西北、西南等局地發生零星風雹災害,直接經濟損失3.4億元。
11月中下旬,江南、華南地區出現明顯降水過程。其中,華南大部、江南南部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五成以上,土壤墑情明顯改善,對冬小麥幼苗生長、油菜及露地蔬菜、果樹等生長發育十分有利,總的看,前期旱情較重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旱情得到有效緩解,但降雨帶來的蓄水增加有限。此外,11月份全國發生森林火災23起,主要發生在江西、廣東、湖南等地。
11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個臺風(第24號臺風“山貓”)生成,10月底生成的第22號臺風“尼格”在登陸菲律賓后,于11月3日減弱為熱帶低壓在廣東珠海香洲區登陸,受其影響,廣東中東部沿海出現大風和強降雨,造成1.9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2300余萬元。
11月,中國大陸地區共發生4級以上地震13次。最大震級為11月10日西藏墨脫5.6級地震,震中位于高海拔人口稀少地區,未造成災害損失。11月19日云南紅河縣發生5.0級地震,造成4100余人受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