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杭州公安為外賣員和快遞員頒獎。 杭州公安 供圖現代警務“快”為要
亮劍攻堅,為了萬家燈火;予民心安,更在街頭巷陌。
今年8月,杭州市余杭區一位80歲的老人手機被盜,且綁定手機銀行卡里的1萬余元也被轉走。老人報警后,余杭區公安分局閑林派出所7小時內即抓獲嫌疑人。原來老人與嫌疑人相熟十年,屬于熟人作案,對此閑林派出所“即發即破”,嚴厲打擊拉低社會道德底線的違法犯罪。
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辦,這是閑林派出所運用“小案快破”機制破獲的萬千案件之一。該派出所啟動報警受理、揭榜領辦、視頻研判、現場辦案等流程,使案件辦理形成閉環,從而形成對“盜搶騙”等傳統小案快速反應、精準打擊、及時追贓的工作機制。
“派出所是公安機關聯系群眾的窗口和紐帶,對警察來說每天要面對無數案件,但對群眾來說,可能一輩子就這一次與警察打交道的機會,所以每一個小案都要辦好。”閑林派出所所長白杰說。
快速處置機制的背后是杭州公安構筑圈層查控工程的“數字詳單”。目前,該市151個派出所實行“兩隊一室”勤務運行模式,將60%警力投放街面,同時全警應用移動警務終端和實戰圖像傳輸設備,110平均到場速度4分鐘。
杭州市公安局雙基支隊支隊長葉紅介紹,通過科學編排各類警力要素,目前杭州公安實現警力資源“一網匯聚”、警務要素“一圖展示”、警令指揮“一鍵調度”。
平安之基“智”為核
現代警務改革,要向科技要警力。在杭州,一個匯聚1.9萬億條公安、政務、社會各類數據的“公安大腦”,形成了治安防控的“數智基座”。
不久前,杭州市公安局蕭山區分局錢江世紀城派出所輔警徐建等在某小區走訪時,發現一名老人癱坐在門口無法動彈,詢問得知老人家中無人也沒帶鑰匙,平時控制病情吃的特效藥都在家里。徐建一邊通知120,一邊掃老人家門上的“釘管家”數字門牌二維碼,找到了其家屬的聯系方式。不到4分鐘,家屬趕回家取來藥物,老人轉危為安。
“釘管家3.0”數字門牌系統是錢江世紀城派出所打造“未來派出所”的縮影。目前該派出所擁有嚴密的全域智慧安防網絡,包含“多圖合一”“AI警情”“警務智搜”等智慧警務應用系統,以及一支“數智化”特色警隊。
作為全國首個“未來派出所”,錢江世紀城派出所以數智賦能提升警務工作核心戰斗力,僅40名民警負責轄區十幾萬人口的治安,破題了“高端安保多、金融風險多、治安警情多”的新挑戰。
據了解,杭州公安正不斷織密“空、天、地、人、車、網”的城市立體化智能感知體系,前端感知在線率達98.63%。
特別是在打造預測預警預防警務中,杭州公安組建數據分析師、情報研判師隊伍,運用公安網、政務網、互聯網、物聯網多側數據,搭建14個風險預警模型,已預警處置惡性案件89起,預警干預自殺傾向人員235人。
協同共治“和”為貴
今年7月15日凌晨,“外賣小哥”伏宜東和“快遞小哥”鹿寬,在送達訂單10罐啤酒和一盒頭孢時,兩人發現是同一客戶,這名女子疑似輕生。伏宜東立即報警,及時挽救了女子的生命。后杭州市公安局授予兩人治安榮譽獎章,并上門頒獎。
這是杭州群防群治的一次體現,也是群眾參與平安建設的一個縮影。
目前杭州組建了3646支121萬余人的義警隊伍,研發義警數字駕駛艙、義警身份碼、支付寶招募平臺,建立激勵獎勵工作機制,打造了公民警校、武林大媽、西子義警、物聯會等系列義警品牌。
據統計,該市義警共調處各類糾紛2.3萬余起,開展巡邏防控、防范宣傳、秩序維護等120萬余次,376名義警被確認為“見義勇為”。
從險些被騙23萬元到主動加入反詐隊伍成為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區分局四季青派出所的“青楓義警”,孫女士認為,平安建設應該是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
協同共治,才能實現善治。杭州公安推動1420個社區警務工作團隊全面融入村社網格,該市191個鎮街建成并運行綜合治理指揮中心,今年已處置47萬余起非警務報警、占有效警情30%,重復報警同比下降25.43%。
杭州公安開展夏季整治“百日行動”。 杭州公安 供圖“110,是一串代表守護和平安的數字。”杭州市公安局副局長秦文介紹,杭州38個市級部門、14個區縣(市)同步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該市23個重點行業、191個鎮街、3186個村社全面實施平安創建,為共富路寫下平安注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