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河南許昌“辦不成事”窗口專解辦事疑難
設立9個窗口,已辦理100余件事項
本報訊(記者余嘉熙 通訊員王佳寧 李鑫)“幸虧有專窗工作人員的現場幫助,讓我及時辦理了抵押登記,解了燃眉之急。”11月28日,說起新設立的“辦不成事”窗口,河南許昌禹州市民趙女士連連感謝。
因資金周轉困難急需貸款,趙女士當天邀約銀行工作人員到不動產綜合受理窗口辦理抵押登記,窗口工作人員在審核中發現其申請材料中的貸款銀行法人與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法人不一致,導致業務無法受理。經詢問,得知是銀行法人變更后尚未及時完善營業執照變更手續。無奈之下,趙女士來到“辦不成事”窗口反映。“辦不成事”窗口工作人員在趙女士作出后續補交所需材料的承諾后,通過“容缺受理”的方式,當場為趙女士先行辦理了不動產抵押業務。
從今年5月開始,許昌在全市各級政務大廳逐步推廣設立了“辦不成事”窗口,重點解決因政策、系統、材料要件、服務態度以及咨詢、受理、審批環節中的辦理程序等,造成企業和群眾多次跑或辦不成事的問題。
“有些問題,涉及多個部門,一個窗口可能解決不了。”許昌市政數局政務服務管理科負責人表示,“辦不成事”窗口按照“一窗受理、分類處置、限時辦結”原則開展工作,專解群眾和企業辦事中的疑難問題。
目前,針對企業和群眾辦事的“疑難雜癥”,許昌市縣兩級政務大廳統一設立的“辦不成事”窗口主要受理非自身原因未能成功辦理的政務服務和便民服務事項;單位落實“最多跑一次”不力,未落實“一次性告知”制度,讓企業、群眾多次跑趟辦不成事項;窗口工作人員態度粗暴、推諉扯皮、應辦不辦或者隨意增加條件、提高門檻,導致無法順利辦理的事項等。
按照部署,窗口值班工作人員在受理各類疑難問題時,需要逐項登記,并立即與問題所屬部門窗口負責人聯系解決。簡單問題即轉即辦,由窗口負責人出面答復;一般問題承諾1個工作日內答復;難辦問題承諾7個工作日內答復;復雜問題承諾1個月內答復。建立健全群眾反映“辦不成事”事項的督辦反饋機制,由紀檢監察機關跟進監督,視情況啟動問責程序;對法律法規或政策明確規定“辦不了”的事項,會在3個工作日內答復并說明原因,確保企業群眾反映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截至目前,許昌市各級政務大廳共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9個,共受理“辦不成事”事項113件。同時,許昌全市政務服務大力推進“網上辦”“自助辦”“掌上辦”,“不見面審批”事項占比98%以上,“最多跑一次”事項占比100%。(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