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吳鵬泉 姜濤 劉力鑫
“哥哥堅持這么多年真不容易,我們既自豪又牽掛,希望他凱旋而歸。”目不轉睛盯著電視直播畫面,鄧清明的妹妹李賽英激動落淚,不時用紙巾擦拭眼角的淚水。
北京時間11月29日23時08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當晚,在距離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800多公里的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東陂鎮,鄧清明的親友和鄉親們一起觀看飛船發射直播,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11月29日晚,在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航天員鄧清明的親友和鄉親們一起觀看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直播。劉力鑫 攝“……5、4、3、2、1”當發射進入倒計時10秒,鄧清明的親友和鄉親們一起跟著直播畫面倒數。當火箭啟動點火程序,火箭尾部噴薄出橘紅色火焰,鄧清明的家鄉沸騰了,大家揮舞著國旗。不久后,煙花齊放點燃夜空。
“我哥終于圓夢了,非常開心、非常激動,心情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感覺像做夢一樣。”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后,鄧清明的弟弟李清華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后,航天員鄧清明的妹妹李賽英激動落淚,不時用紙巾擦拭眼角的淚水。劉力鑫 攝準備了二十多年,鄧清明終于等來了他的飛天任務。1998年,鄧清明入選中國首批航天員,多次入選備份乘組。執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前,他是唯一沒有執行飛天任務且仍在現役的中國首批航天員。
29日一大早,李賽英一家就忙了起來,將買來的水果、零食整齊擺放在茶幾上,大門上貼上了鄧清明寫的對聯,很多鄰里鄉親、親朋好友趕來家里祝賀,格外熱鬧。“等待了這么多年,我們都替他高興。”李賽英特意穿上了喜慶的紅色外套。
圖為航天員鄧清明的家人揮舞國旗,為鄧清明加油。劉力鑫 攝“哥哥非常堅韌,一直堅持自己的飛天夢想。”李清華接受采訪時回憶說,他小時候在哥哥的書桌上看到過一本名為《宇宙的奧秘》的書籍,那時哥哥還在讀高中,或許就是這本書在哥哥心中埋下航天“種子”。
1984年,時年18歲的鄧清明入伍,書信在很長一段時間成了他和家人聯系的主要方式。“哥哥經常給家里寫信,我在煤油燈下給爸媽念家書的畫面,現在想起來仍感覺特別溫馨。”時隔多年再次翻看那一封封泛黃的書信,重溫字里行間的親情,李清華雙眼通紅,濕了眼眶。
圖為航天員鄧清明弟弟展示哥哥以前寫的家書。劉力鑫 攝“多次備份落選,哥哥依舊堅持訓練,時刻準備著。他在聊天中跟我說,這是他的工作,是他的本分事,不摻雜名利在里面,應該把工作做好,這樣就淡然了。”李清華說。
拿到“太空門票”的鄧清明要“太空出差”半年。鄧清明與家人約定,當他們的眼睛,帶他們看一看美麗的宇宙、藍色的地球。
圖為航天員鄧清明弟弟展示哥哥家書內容。劉力鑫 攝“因為怕打擾哥哥訓練,我們幾乎不會主動給他打電話,但他只要有空就會跟我們聯系。他昨天就給我打電話了,問了家里的情況,叮囑我們多注意身體。”李賽英說,哥哥在太空要待那么久,希望他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圓滿完成任務。
與姐姐一樣,對于哥哥上太空執行任務,李清華既感到自豪,也有深深的牽掛,“畢竟在太空那么久時間,哥哥的年紀逐漸大了,作為親人,親情多了一點,牽掛也多了一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