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中國兵器館,地面武器裝備成建制亮相,以不同的組合上演“兵器大片”,令人目不暇接。
戰車轟鳴,震撼人心
“沒想到地面武器裝備展示如此酷炫!”在地面動態演示現場,多型國產主戰坦克表演了精彩的“坦克圓舞曲”,在場觀眾不時發出聲聲贊嘆,競相抓拍精彩瞬間!
在11月8日開幕的中國航展現場,記者看到,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等參加現場演示的單位,帶來了數十種高新技術裝備參展。以VT4為代表的主戰坦克、VN12為代表的履帶式步兵戰車、VN22為代表的輪式裝甲車、5噸級履帶式地面作戰平臺為代表的無人車輪番上陣,各施其能,讓人目不暇接。
車輪滾滾、高速機動向前。塵土飛揚中,只見SH15型155毫米車載加榴炮底座下沉、炮口抬高,迅速完成了行戰轉換。緊張激烈的場景和明顯的壓迫感,令人仿佛置身于一場逼真的“大片”中。一輛輛身披沙漠迷彩涂裝的“鋼鐵猛獸”時而高速機動,時而蛇形轉向,用強大的機動越野能力一次次震撼著眾人的觀感。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專家米玉軒告訴記者,場上這些爬坡涉水越障登臺的各式坦克裝甲車,都是他們自主研發的產品,涵蓋了主戰坦克、履帶式步戰車、輪式裝甲車、戰術車輛、輕型全地形車等各類地面突擊裝備。為使觀眾獲得更有沖擊力的視覺體驗,在整個動態演示動作的編排上,除了突出裝備高機動和靈活性之外,他們還另外設計了一些環節,著重展現裝備從機械化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加速發展的最新成果。
“山貓”全地形車家族也在“沙場”上曬出了全家福。各式各樣的“山貓”成群突擊,惹人眼球、極具震撼力。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動態演示中,鐵翼飛旋,直-20搭載著10名突擊隊員、直-8L索吊“山貓”全地形突擊車呼嘯而來,瞬間在地面完成了“人車合體”,疾馳而去,讓現場觀眾大呼過癮!
組團展出,體系聯合
中國兵器館的靜態展區,呈現著全新“畫卷”。
據了解,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此次攜175項展品亮相,其中52項系首次參展,參展新研和改進產品占到30%。
不僅如此,這些靜態展示的地面武器裝備還按照“提供成體系、成建制解決方案”的新定位,采用了新的組展方式。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專家程子恒介紹,此次航展上,該集團圍繞“強軍礪鋒”主題,首次展出了陸軍合成旅解決方案。和往屆航展中坦克、火炮、反坦克導彈、防空導彈、無人機等裝備展示時各據一區、各占一攤不同,本屆航展他們將思路轉變為根據陸軍合成旅的編制序列來劃分,并全面涵蓋了偵察營、坦克營、機步營、無人機營、作戰支援營等作戰單元。
思路一變,各裝備組合也有了“體系聯合”的味道。在這里,觀眾可以一次性飽覽裝甲突擊、火力打擊、防空反導、有人/無人等新銳陸戰裝備,通過觀察合成部隊的任務裝備,腦海中對合成作戰更添幾分暢想。
前來參觀的許多專業人士認為,此次地面靜態展示體系感更強、層次感更足,表明我國陸戰武器裝備的研發和外貿,在體系化建設方面又邁上一個新臺階。
兵器館的另一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瞄準“全域機動”,推出了包括車載蜂群武器系統、車載式系留多旋翼系統、兩棲無人裝甲車、全地形連指揮車系統等在內的合成營建制的陸上裝備,讓人大飽眼福。
不僅如此,這里還設置了20式槍械展區,增設了MR模擬仿真訓練體驗區,吸引了大量參展觀眾駐足體驗。“沉浸式體驗讓人欲罷不能,沒想到未入軍營我也能擁有一份類似‘實彈射擊’的體驗。”一位觀眾結束體驗后意猶未盡地說。
科技助推,開放自信
航展上,到處都能感受到強勁的科技脈動。
觀眾時刻經受著海量信息的“轟炸”。大量的無人裝備、智能彈藥、數據鏈等產品展示,讓人目不暇接。
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無人機營展區,主力裝備由金雕500A無人直升機、金雕150B蜂群無人機等構成。在聚焦陸軍無人機和有人、無人裝備協同作戰應用的同時,該展區還對無人機與地面裝備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協同作戰的新質作戰能力進行了展示。這些無人機可配備不同制導模式和戰斗部的空地導彈、航空炸彈等,遂行更多的任務。
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展區,WJ-700無人機系統、ZK-900A分隊級無人作戰支援系統、LW-30激光防御武器系統、FK-3地空導彈武器系統、HQ-17AE近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CM-501GA多用途戰術精確打擊導彈武器系統等涉及無人攻防的兵器品種多樣,令人眼花繚亂。
黃鵠科學技術有限公司攜車載激光防衛系統、機載光電定向干擾系統、激光排爆系統、激光眩目器、智能光電跟蹤系統等多項光電產品參展,吸引了眾多媒體記者和中外參展商的關注。
武器裝備太新、太高、太尖端,一時看不懂,怎么辦?
別擔心,在航展現場,還有一支身穿紅色志愿者服裝的退役軍人義務講解員隊伍,與其他眾多志愿者一起擔負著現場義務講解工作。
老兵義務講解員馬純銀說,未來戰爭形態如何?需要什么樣的裝備與之搭配?在珠海,我們可以一窺端倪。我相信,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會隨著我國成為科技強國、制造強國,變得更加開放自信,辦得越來越好。(中國軍網-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