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實際上,這些輕武器在之前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名字,如今,它們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20式新槍族。它和我們的運-20、殲-20有著同樣的名字。”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建設工業總經理助理張路表示,20式新槍族標志著我國輕武器具備了在國際舞臺上同臺競技的實力。
11月8日中國航展開幕當天,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來到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輕武器展區,走近20式新槍族。
在手槍區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目前廣泛列裝于我國軍警的QSZ92G型9毫米手槍,它可以使用92A式、DAP92式以及9x19巴拉貝母等彈種,采用15發彈匣供彈模式,該槍具有威力大,火力持續強、保險機構全等特點。
接下來,可以看到的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出口型9毫米手槍,這是它首次在中國航展亮相。張路介紹,該槍是在QSZ92G型9毫米手槍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進,對人機功效進行提升,讓握持感更加舒適。同時加裝了皮卡丁尼導軌,可安裝激光瞄具和其他戰術器具,拓展了戰術功能。
接下來,記者來到步槍展區。首先看到的是56-1A型7.62毫米突擊步槍,這款槍是在56-1型7.62毫米突擊步槍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升級的,主要是為了適應復雜多變的戰場環境,提高槍械的人機功效,能夠加裝滿足不同戰術需求的功能附件,提升該槍的精準性和操作性。
在這里,還有備受關注的新一代5.8毫米自動步槍系統,這是繼95式槍族之后,時隔近30年,5.8毫米這個口徑以新的面貌再次亮相。
張路介紹,該系統由自動步槍、短自動步槍和精準步槍三個系列構成,包含白光瞄準鏡、微光瞄準鏡、紅外瞄準鏡、槍掛榴彈發射器等配套器材,從95式、95-1式主要依賴機械瞄具,升級到新5.8毫米步槍以光學為主、擊瞄升級的設計理念,實現了5.8口徑產品的跨越。
在狙擊步槍展區,同樣可以看到“硬核”裝備。40年前,我國科技人員通過手工測繪,對SVD7.62毫米狙擊步槍進行了仿制,開發出了85式狙擊步槍,后又改進形成85狙改。
作為輕武器研制生產的國家隊,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的科研人員大膽創新、攻堅克難,顛覆同類產品的設計理念,自主研制出CS/LR4A型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
張路說,該槍首先作為軍貿產品出口,后轉國內裝備,因其出色的精度和人機功效而廣受好評,目前是中國輕武器的“代言人”。7.62毫米、8.6毫米和12.7毫米三款高精度狙擊步槍產品同時研制成功,形成了狙擊步槍家族,實現了800米-1500米的精準打擊。
在沖鋒槍展臺,展示有四款9毫米口徑的沖鋒槍,這是按照不同的作戰環境和需求,對標國際最先進的沖鋒槍設計的。張路介紹,該槍有固定托、伸縮托、折疊托、無托4種,壽命、精度和人機功效等達到世界頂尖水平,是模塊化和系列化的主打明星產品。該槍以單、連發火力殺傷200米以內的目標,可靠性高,維修保養便捷。
在常規輕武器的最后一個展臺——機槍展區,可以看到外貿明星產品W85A式12.7毫米高射機槍,該槍是在W85式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增加了皮卡丁尼導軌,可以加裝不同的功能部件,滿足不同環境的作戰需求,提升了改型產品的精準度和適應性。
輕武器展區的最后一部分是轉管武器單元,里面有我國自主研發的4型轉管武器系統,口徑5.8毫米-14.5毫米,火力覆蓋1000米-2000米。其中,5.8毫米轉管武器系統是首次亮相中國航展,也是我國第一款將要正式列裝的轉管武器系統。張路介紹,該系統主要加裝在直升機、輕型裝甲和小型艦艇平臺上,每分鐘射速2000發-6000發,用于殺傷1000米內有生目標、壓制輕型火力點等。
張路表示,從手槍、步槍、狙擊步槍到沖鋒槍、機槍,這些都是我國自主研制并逐步列裝我國軍警的新一代槍族。
“相較于以前的95式槍族,20式新槍族采用輕量化設計更便于攜帶,其中最大的技術突破,是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更長。以前一把槍只能打5000或者1萬發彈,20式新槍族把它的壽命提高了一倍。”張路說。
1889年,張之洞在湖北漢陽創建了湖北槍炮廠。從此,我國的輕武器從一桿漢陽造開啟了洋為中用、仿制仿研、自主研制、自主創新的發展歷程。目前,我國的輕武器已經形成了手槍、沖鋒槍、步槍、狙擊步槍、機槍、集成武器系統等六大譜系,口徑覆蓋5.56毫米至40毫米。
張路說,輕武器行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輕武器不輕,它代表著守土有責,它代表著寸寸山河寸寸金。”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