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工程“勝利指揮”談與滬上文化地標的“奇緣故事”
題: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工程“勝利指揮”談與滬上文化地標的“奇緣故事”
作者 王笈
中國首個專業性舞蹈中心——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即將于10月正式啟用。值得一提的是,該工程的總指揮樂勝利也親歷了上海大劇院、上海文化廣場的建造和上海音樂廳的平移工程。16日,這位早已年過花甲的“勝利指揮”出現在上海圖書館,分享了自己20年來與這些上海標志性文化建筑的“奇緣故事”。
剛剛落座,樂勝利就笑著談到,上海的首個文化地標是東方明珠,第二個就是其擔綱建設總指揮的上海大劇院。這座大劇院曾讓小提琴大師帕爾曼“收回”“上海有最好的觀眾,可惜沒有最好的劇場”的評價并表示,“我覺得上海大劇院非常好。”
|
據樂勝利回憶,當年上海大劇院在建造時,選用了法國團隊的建筑設計方案,但建設難度非常之大,“比如屋頂就用到了7200噸鋼材,相當于法國埃菲爾鐵塔的重量。當時,法國團隊計劃在上面建個露天劇場,覺得邊看星星邊聽歌劇十分浪漫。”但考慮到上海的環境因素,樂勝利最終否定了這一設計,將露天劇場改成了“望星空餐廳”。
“我認為中國文化和外國文化的對接是需要時間磨合的。比如上海大劇院的椅子設計,中國觀眾認為排距太窄了,但在法國設計者看來,進入劇場的一般都是著正裝的紳士淑女。現在很多地方都改進了,但是在建造大劇院的時候,這就是困難所在。”樂勝利說。
如今,一座“舞蹈家的天堂”又在樂勝利的指揮下建成于上海。這座令中國舞蹈家協會名譽主席、國家大劇院舞蹈藝術總監趙汝蘅直呼“羨慕嫉妒恨”的上海國際舞蹈中心,涵蓋了文化教育和創作演出,打通了舞蹈藝術的生態鏈,實現了所有舞蹈家的追求和夢想。
“現在的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光排練廳就有40多個,采用18項針對性技術措施,地板都符合了小學到大學的舞蹈訓練要求。還有中心劇場里的‘飄帶’設計,連起來就像芭蕾舞的裙子,讓人一進入劇場就好像進入了芭蕾的世界。”樂勝利說。
據介紹,為了將藝術設計和建筑設計完美結合,此次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的建設工程通過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對施工設計進行指導,并成功實現了劇場內的獨立式無柱旋轉樓梯這一“神來之筆”,“雖然規劃時專業性需求點十分細化,綜合性又特別強,導致了建設過程特別困難,但是最終效果很好。”樂勝利說。
據樂勝利透露,明年起,上海還將推進上海歌劇院等多個文化建筑的建設工程,“上海的每個文化團體都要有自己好的劇場,各類需求就更細化了。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城市能夠細化到這個程度。中國文化的門類比較多,而且海納百川,東、西方的(文化)都有。”
臨別時,樂勝利告訴記者,自己這么大的年紀還在文化戰線的第一線盡心盡力,就是為了給上海多留些“歷史的永恒”,“上海留下的那些永恒的文化建筑,都是為歷史負責的。”(完)